以下是与标签“养生”相关联的文章
古人十大长寿养生秘诀之十:撮谷道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谷道,俗称肛门。撮,即收(提)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极为推崇此法,他在《枕中方》一书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要间歇性地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董洪涛:生活习惯比服药重要
不少人经常保养自己的车,每天修饰自己的面容,却从不考虑保养一下自己的身体。年轻时健康固然是资本,但如果失于保养,数十年之后却容易出现问题。保养身体有三方面要求,一则用中医的理论方法指导平时的生活习惯;二则调理饮食,特别是尽量少吃或不吃含添加剂的食物;三则适时、适当并且正确地锻炼。在此专文讨论生活习惯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 我临 ...
从中医角度谈饮酒与养生(by @选择中医_董洪涛 )
酒能伤身,亦能养生。体质不同,饮酒亦当有别。比如,阳旺之人可饮啤酒;而火弱之人则需饮高度白酒。久饮啤酒易伤阳气,或见腹泻,或见啤酒肚,都是伤阳之象。大家平时养生多喜饮干红葡萄酒或自酿米酒,唯干红性偏凉,若非阳旺之人需少饮,而米酒最好加红糖、生姜或大葱白等煮开后趁热温饮,更能养人。
佛教与中医推荐的养生秘诀100条(上篇)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则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 ...
夏季养生之注意“十不宜”
夏季气候炎热,昼长夜短,相对其他季节而言,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应注意养生保健。 (1)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午睡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如果中午睡眠时间过长,大脑的中枢神经抵制加深,脑细胞毛细血管关闭的时间过长,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醒来后感觉会更加困倦。 (2)不宜戴过深或过浅太阳镜 夏日炎炎,人们为了保护眼睛,出门时总忘不了戴上 ...
解读《孙真人卫生歌》之四季饮食原则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要增辛减却苦,秋辛可省便加酸。季月可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多病难。” 这里给我们介绍的是一年四季在饮食方面要注意的一些东西。他并没跟我们说吃什么不吃什么,只从五味上做了一个规定。 因为吃什么不吃什么是不好控制的,人们吃什么东西总是在变化的。比如说古代经常讲“藜藿之 ...
【杂谈】那些年,不懂养生犯下的错……
“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是的,这是年轻的资本。但是人终究有要衰老的一天,人生命中的身体质量就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人到青年、中年,开始比拼的就是衰老的速度。因此,越早懂得养生,越早懂得使用和呵护自己的身体,生命的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秋季养生保健杂谈
金秋季节,秋高气爽,气温冷暖适中,人体经过暑热的消耗后,渐渐趋于生理平衡。人体各系统生理相应发生变化:出汗减少了,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的代谢也恢复了相对的平衡;消化功能基本恢复常态;心血管负担减轻,人体能量代谢达到基本稳定的状态,因而,机体到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恢复阶段。但是,秋季来临,阳气日退,阴寒日升,气候逐渐转凉。入 ...
@中里巴人 中医养生语录(4)
85. 推腹不是非要用手推。腹部运动,如仰卧起坐、腹式呼吸、撞丹田;常用的成药如香砂六君丸、加味保和丸、大山楂丸;食物如鲜山药白萝卜汤,都可以。总之,推腹要有两个条件:有动力,有出路。方法不用执着,好用则用,自创更好。
孩子的饮食调养八项准则
孩子吃喝的关键是: “食”要天然的,精心培育的; “饮”要以水为主,清洁而不添加非天然物质的; “喂”要定时定量,顺应四时给食; “养”要精心观察,精心呵护。 一、食贵有节 古人认为,“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在孩子的饮食方面,既能供应充足的营养,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适度适量。如摄食过量,则不仅可能导致营养过剩, ...
站桩漫谈
养生桩是内在锻炼的一种基本功夫,是一种健身之术,同时因为它的姿势动作都是和人身的生理组织相配合:一方面使高级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整,一方面使机体得到适宜的锻炼,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这是经验已经证实了的)。因而也可说是一种医疗学术,又可说是艺术的锻炼。这本小册,原为同学们人手一篇,领略较易,不同于问世之文,故不详解。大家都 ...
暑期中医养生知识汇总(by @传统中医唐略 )
夏至以后,到立秋前后,天气炎热,且湿热夹杂,成为暑气,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的许多疾病都跟暑邪有关。而且,暑邪还会潜伏在人体,秋冬季节发病,成为“伏暑”。
【中医知识】关于辟谷的相关介绍
辟谷起于先秦,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为不食五谷之意。《大戴礼记•易本命》所述“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
@中里巴人 中医养生语录(2)
32. 后背是寒气积聚的地方。俞穴众多,该灸哪个穴位好呢?你的身体会告诉你。当艾灸在你的后背缓缓掠过的时候,有的地方会痒,有的地方会麻,有的地方会热感强烈,有的地方却木知木觉。艾灸到正确的穴位,你会感觉很舒服,就可以停下来,多灸一会儿。帮别人艾灸,要注意时间和距离的掌控,小心烫伤起泡。
数字养生一至九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此话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养生的重要性。 二字:宋代苏东坡认为:“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他认为养生之道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 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 ...
南怀瑾:治疗肠胃病、保健养生很有效果的秘方
南怀瑾先生在《我说参同契》中讲到:道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属于旁门,不过旁门也是门,有时候你们也可以用。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这是日本人把中国道家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其实用不着那个,我教你们,年纪大的都可以用,比较保险。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