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喜欢中医。多年来我学习并实践中医,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中医,不但是一种可以治病的医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主张人人都要选择中医,将中医变成生活中的必需,让健康与中医紧张相联系,从中医去寻找健康与快乐。 一、中医是生活中的医学 中医离不开生活。中医既可以存在于高大上的医院里,也可以活跃在田间地头、屋里室外、车上路上。只 ... 中医杂谈 2025/05/09 47 views 中医与生活中医理念生活方式认识中医 阅读全文
刘力红 | 如何学好中医?中医学人需要注意这几点 本文是刘力红老师在2015年到来前给诸位中医学子的新年寄语,最初发表于新浪微博,后被收录于刘力红老师著作——《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中医杂谈 2024/08/21 1,146 views 中医学习学习中医理论基础跟师 阅读全文
极简生活有益于生命与健康 我们都追求健康与幸福,那么,何种生活方式才有益于健康与幸福呢?是铺张浪费,还是极简生活?是奢侈消费,山珍海味,还是节俭持家,清淡饮食?是喧嚣嘈杂,还是恬淡安和? 中医杂谈 2023/08/21 2,481 views 养生极简生活极简饮食 阅读全文
谈谈中医与道家的关系 一、整体观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医与道家的关系非常密切。大体说来,中医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是道家的。比如,道家讲“天人合一”,中医由此而有了整体观。 道家所关注的重点是,人与天地的关系。《内经》讲“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与道家的讲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 ... 中医杂谈 2023/07/27 5,211 views 中医哲学道医道家 阅读全文
董洪涛:思考中医 为什么要思考中医?因为中医内涵天地之道,有关乎生命与健康的真理。思考中医,即是思考生命。 一 中医不是圣贤们凭空创造出来的学问,它看似深奥,但它的知识就隐藏在我们生活的细节中。可以说,中医本来就源于生活,中医最终也将回归生活,中医就是生活中的医学。 古代的圣贤们早早就开始探索生命的奥秘。与其说是在探索生命,不如说是在思 ... 中医杂谈 2023/02/23 2,056 views 中医历史人生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阅读全文
董洪涛: 中医是关乎时间的学问 中医不但是空间上的医学,也是时间上的医学。进一步说,中医很擅长通过把握时间来调节健康。 生命有生有死,有生的时间,也有死的时间,说明生命离不开时间。我的观点是,医学既然是研究生命的,那就一定要有时间的内涵。反之,若某种医学理论体系中没有时间的内涵,那么这种医学必然是粗疏的,是不得其要的。 一 我们生活在三维的空间里,三维 ... 中医杂谈 2022/10/12 2,150 views 中医理论五运六气子午流注时空观 阅读全文
中医怎么看「献血」这件事儿? 有一种说法是,通过献血就能净化血液。这是最大的智商税之一。几乎已成为一种迷信。此种迷信的建立,主要基于: 1,献血后能促进人的新陈代谢,降低血脂黏度,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献血后可加速干细胞造血。认为体内造血干细胞,一旦饱和,便缓慢或者停止造血,所以通过献血刺激干细胞; 3, 献血后可减小癌症的发生率。 以上三条 ... 中医杂谈 2021/10/22 29,199 views 医疗与商业利益商业利益献血的误区阳气损伤 阅读全文
治病最基本的问题 大部分人并不清楚,人生各种病,都与气血的变化有关。也并不清楚,中医治病,是仰仗病人的气血量状况,设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而疗效的快慢,一自然是处决于医生医术,二则是病人自身的气血状况。 中医杂谈 2021/08/20 3,984 views 理想的病人身体的觉察道法自然 阅读全文
最好的医者其实是我们自己 你生病,不是身体出了问题 一个中医的医术一定和医德成正比。 中医治人不是靠技法,是靠心法。心法对的时候,哪怕是很普通的一个药方,在他的手里都有用,他的“正”会让病人产生信任感,从而让药效提升。 其实,判断一个中医的好坏,看他的治病思路,几句话就可以很清楚。中医一直以来强调,病不是简单的病毒、炎症,那只是结果和症状,病是导致 ... 中医杂谈 2021/01/22 4,250 views 中医与科学中医心法中医的智慧黄帝内经 阅读全文
董洪涛:中医与哲学的思考(中医是生活的学问) 越是学习中医,越是启发我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唯有利他而已。 学习中医多年后,我慢慢地体会到,中医不仅是医术,还是哲学,而且中医里有关于人生的哲学。我正受益于中医所内涵的哲学,我愿意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与读者分享。 人活着,总会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人为什么活着?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人活的着意 ... 中医杂谈 2021/01/08 6,596 views 中医是生活的学问天人合一黄帝内经 阅读全文
徐文兵:中医不只是科学 一、直学与折学 西医很直白,讲究清楚明了,检查化验结果都是客观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就像1+1=2一样,谁来计算结果都一样,不可能等于3。这种直截了当,人人都能明白的学问,被徐文兵称为“直学”。 哲学的“哲”与“折”有关,哲学就是会拐弯的学问,不是1+1=2这样的直线思维,而是考虑事物的复杂关系以及多种可能性。中医不仅是医学,同时也属于哲学 ... 中医杂谈 2020/12/21 7,757 views 中医与科学徐文兵 阅读全文
四季养生与饮茶 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同时也有中药相关的作用。饮茶可以养生,但是要随着四时阴阳变化,不同季节适合于饮用不同的茶。 中医杂谈 2020/10/13 4,012 views 四季养生饮茶与时节 阅读全文
徐文兵:好汉无好妻 最近,徐文兵老师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好汉无好妻》,是老师在新冠疫情隔离期间的一篇文学作品。文笔幽默,其中蕴含了很多道理,特整理此文,方便大家阅读。 中医杂谈 2020/08/24 87,655 views 夫妻关系好汉无好妻徐文兵水浒传潘驴邓小闲金瓶梅 阅读全文
作为中医人,我们是不是真的有中医信心了? 中医需要自信,这个自信是中医人成就明医的基础。离开了自信,中医人必将偏离正道,堕入歧途。 有信才能有愿,然后才会去行。信是根本,若没有信,则大厦崩塌,何来的愿与行?! 一 考上了中医药大学,我们就开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是建立对中医的信心的开始。 《中医基础理论》不难,若你能产生信心,那么,学起来还是很简单的,只需要 ... 中医杂谈 2020/04/30 4,328 views 中医学习中医教育中医的信念真正的中医人 阅读全文
立春&猴年大吉!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 ... 中医杂谈 2019/08/10 4,779 views 春节愉快猴年大吉红包节日养生防止积食黄帝内经 阅读全文
JT叔叔:開版.逐客(谈大陆中医学习之乱象) 大陆的朋友好,我是JT。 我的博客ZARU位在台湾的网域,在祖国是被屏蔽的,所以,在祖国的网域,也设一个,作为一些事务的公布栏之用。 这个博客的名称叫ZARU,是日文「ざる」的罗马拼音,意思是「筛子」;而我的助教的博客,则叫作「AMI」(あみ,网子)。 意思是说:站在助教的立场,当然是大网捞鱼,广结善缘;但是,在我而言, ... 中医杂谈 2019/08/10 50,818 views JT叔叔中医学习方法中医学习班中医学习的态度中医学费中医控中医热中医的传承中医神化中西医争辩伤寒论学习修道病台湾中医学习盲目崇拜高收费 阅读全文
从中医视角说育儿③ 要不要打疫苗? 最近手足口病高发,省防疫站也对此发出预警。但是有很多妈妈表示担心:打了疫苗,会不会导致孩子发热咳嗽的问题?会不会导致孩子更容易引起手足口病?下面我讲下打疫苗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把握打疫苗的时间等问题。 中医杂谈 2019/06/22 7,248 views 什么时间去打疫苗打疫苗的好处毒疫苗疫苗的原理 阅读全文
@徐文兵 专访:我们为什么认同中医 中医的根本在于疗效,这是千百年来中医得以生存延续的原因,也是中医在国外逐渐发展壮大的原因。 采访人:特约记者 张惠玲 被采访人:徐文兵 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平心堂、御源堂中医门诊 心身医学专家 越来越多人选择中医 问:我看到在您这里每周都有四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来听您用英语讲授中医课,而且来找您看病的也以外宾居多。可 ... 中医杂谈 2019/06/22 9,825 views 徐文兵杂谈比较西医访谈 阅读全文
中医饮食与用药:食养正气,药攻邪气 食物和药物均有气味,依其四气五味而用之,方能达到食养正气,药攻邪气。 人们常说“药食同源”,“源”在哪里?中医认为,任何一种药物或食物,都具有一定的气味,也即“四气五味”。它决定着某一种药物或者某一种食物的性能与功效。药物和食物都要依据四气五味理论分析它们的性能与功效。 食物与药物均有四气五味 四气指药物或饮食物所具有的寒、 ... 中医杂谈 2019/06/22 7,068 views 功效四气五味药性食物 阅读全文
【杂谈】中医的祝由十三科 何以问祝由? 经常有朋友问起中医“祝由”是怎么一回事。 问这个问题的人,出发点是不同的: 有人是出于好奇,对中医正统的理法方药已经司空见惯了,觉得都在情理之中,唯独祝由,这个被某些词典定义为“以祷告、符咒治病的迷信骗人之术”,还挺新鲜,所以问问。 有人则是出于认真,有位师兄,北大博士毕业的,他的孩子有一次发热,怎么都没治好 ... 中医杂谈 2019/06/22 21,832 views 祝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