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与标签“辩证”相关联的文章
从中医观点看“每天八杯水”
关于饮水,中医的原则是不渴不饮、饮必热饮。现代人乱喝水和饮料如同着魔。科学不是真理,但很多人却以为是,这是把科学宗教化的结果,简称“科学教”。Rachel本是一个软件工程师,她的文章值得大家深思。
人体的“湿气”从何而来?
“湿”这个概念我们似乎熟知,但我们真正了解湿吗? 湿由水火相蒸而来,水火相蒸的地点为土,土在人体对应的是脾,所以湿为脾之本气,脾凭借着这个湿气来腐化水谷,这个湿气禀水、火之性,如果此湿气中水火不平衡了,水的比重偏大,为寒湿,火的比重偏大,为湿热,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寒湿与湿热的由来。 那么,祛湿的药也分两大类型,祛寒湿的与 ...
中医:生活的学问,实在的学问(by @猫尾伯刳_秾桩 )
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件很生活的事儿。 “很生活的事儿”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不是一件“理论上”的事儿,不是一件“哲学上”的事儿,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儿。 中医有很多话说得很玄乎、很骇人。比如常说的“晚上吃生姜,如同吃砒霜”,前一段某大V的微博微信也大声疾呼“晚上不要吃生姜”“晚上不要做运动”。盛行一段时间以后这几句话居然变成患者判断医 ...
孟庆云:解读病机十九条
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列十九条,中医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对“数”的认识东、西方有一致性。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万物的规律就是一个数的规律,由此而发展出了数学。数学也确实是所有科学的横断科学,既是基础科学,又是横断科学。中国的自然科学系统为:数、理、化、天、地、生。其中数学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门类,一切科学几乎都 ...
九种体质的调养方案
一、平和体质 “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典型的平和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 疾病倾向:较少患病 调养方式: 1、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 ...
董洪涛:要不要接种疫苗?一个中医对疫苗的理解
我记得小时候学校经常安排学生排着队接种疫苗。直到今天,其情其景尚且记忆犹新。有幸的是,当时还没有冰箱与空调,我们的体质尚没有被寒化成三阴阳虚,因此,体内的正气尚能与疫苗抵抗,打了疫苗之后基本上没有多少异常反应。
从中医角度辨屁论屁(by 蔡长福)
一、屁的重要性 1、引子 在当今,不论男女,放屁人太多,在广众之下有屁不敢放,不好意思,怕人耻笑,不放又憋的难受,很是尴尬。 为什么有这么多放屁的人?放屁是好还是坏? 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人若每天能痛痛快快地放几个屁,不臭或略臭,这种屁也有响声,但可控制,这是通气,正如蔡师所言: 气通脏腑顺,便通一身轻, 表解 ...
【杂谈】从经络角度解读人体上的痣
中医认为,痣是气血在经络凝滞不通,日久,阳气束结而形成的小疙瘩。其中,黑色的痣常常是因为经脉气血虚弱,风邪入侵,两相搏击而形成;红色的痣常常是肝经怒火郁结在经脉而成;而青色的胎记,往往是怀孕的时候母体气血不和导致的。
跟诊倪海厦老师心得(by 方亮医师)
在国外汉唐中医就是神话一样的存在,愈重病,起沉疴,彰显中医疗病的巨大魅力,本文讲述方亮医师跟随倪海厦师的跟诊心得,其传统中医思维下的理法辨证及处方用药,师仲景古法,药简力专,值得医者借鉴学习。
如何深入学习中医?听一位中医师诚恳的解答
如何深入学习中医?李辛中医师在他多年的临证经验中将学习中医的理论写在了他的中医空间当中,以文字的形式将中医的真谛传达给我们,总结来说就是,愿意深入学习中医,看古书、读医案、勤临证、强化基本功,是我们学医的必需之途,那就让我们深入的聆听一下李辛医师的详解。
漫谈过敏性鼻炎(by @明空中医学堂白粹昭 )
鼻为五官之首,是呼吸兼嗅觉的器官。五官中,鼻子的位置最高,处于阳位。古人讲“鼻引清气入内”,这个清气,不单是指空气,而是指呼吸中裹挟了宇宙时空的能量,以供给身心。
@程氏针灸_程凯 如何灵活应对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中医称“口疮”或“口糜”,是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以舌或口腔黏膜的唇、颊、软腭、齿龈等处的黏膜多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覆盖假膜,中央凹陷,边缘清楚,周围黏膜红肿,疼痛明显。其病因现代医学尚不能完全明确阐述,普遍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内分 ...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
人体要气血平衡,才会精神抖擞,百病不侵,健康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看气血是否平衡。 那么,什么是气呢? 从中医角度来讲,人体的气有肝气、肺气、肾气、脾气、卫气、营气、宗气等。 其实,气很简单,你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 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它们共同推动着身体内能量的转化和新陈代谢。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