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与标签“阳气”相关联的文章
董洪涛:中医论癌症及饮食原则
1971年出生于山东威海的董洪涛老师是一位很有功底的中医大家。他曾分别就读于南京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是一位中医博士。现在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奥地利行医。他关于中医看癌症的论述被很多人引述。他的中医治癌理论也给很多人以启发。下文的看点是他关于癌患的饮食要求。
【中医辨证】板蓝根不能用来治疗和预防感冒
一、 什么是感冒? 感冒是一个纯粹的中医病名。感是感触,冒是冒犯。感冒连在一起作为病名,是指身体触犯了外界的病邪,导致的疾病的总称。西医把由各种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称为感冒。 二、 中医如何认识感冒 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时刻影响着人体这个动态平衡系统。当六气冒犯人体,导致机体失衡的时候,就会产生病,都可 ...
水果吃出病的多,还是吃出健康的多?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对病人很重要一条饮食禁忌就是忌生冷。之所以要忌生冷,是为了保护人体之阳。治病,不能只依靠药物,更需重视生活习性。我们在生活习性上,有太多的误区,它们直接会导致疾病。比如多食水果,水果便是最典型的“生冷”。
跟诊倪海厦老师心得(by 方亮医师)
在国外汉唐中医就是神话一样的存在,愈重病,起沉疴,彰显中医疗病的巨大魅力,本文讲述方亮医师跟随倪海厦师的跟诊心得,其传统中医思维下的理法辨证及处方用药,师仲景古法,药简力专,值得医者借鉴学习。
盘点损耗身体阳气的十大恶习
中医一直强调阳气的重要性,“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养生其实就是养阳气,但可悲的不仅仅是现代人或因压力所迫、或欲望所使、或随波逐流在每天不断的耗伤自己的阳气,更可怕是直至伤及根本,疾病丛生时仍浑然不知。
喝姜枣茶是夏天最好的养阳方法
徐丹娜老师在《我们为什么要远离寒凉?》文章中提到夏天最好的养生方法是每天上午12点前喝“神仙汤”,具体做法(以一个人的量为例):生姜(老姜)五七片 + 枸杞子20克 + 大枣三五颗,以上3种加水煮滚后调到小火再煮10分钟左右。
董洪涛论阳气与养阳(“选择中医”微博精华)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即是一团阳气。因此说,阳气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养生要养阳,治病也要养阳。只有明白了阳气的意义,我们才不会无谓地耗损自己的阳气。由此,我创作了不少论述阳气及如何养阳的微博与博客文章。
@林明欣博士 用生活解读中医
林明欣,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出生于中医世家,自2003年开始独立接诊。先后在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院临床、出诊。
刘力红: 寒气是怎么偷走我们的阳气的?
阳气就像是延续生命的存钱罐,如果阳少寒多则“藏寒生满病”。许多人阳气不足,容易得病,但是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通过哪些行为来损耗自己的阳气的呢?
【跟师体会】跟师林杰——初识林门
认识林杰老师是在一年之前的正安聚友会上海论坛,那时林杰老师在哪儿焦点就在哪儿,身边围了很多很多的患者朋友,你问这我问那,杂乱无章,毫无头绪可言,林杰老师总是满脸的微笑,一一做着回答,气定神闲,没有一丁点儿烦躁和回绝,气场满满很是温暖。
@身心灵的重建 董洪涛《选择中医》读书笔记
偶然在网上看到网友“身心灵的重建”写作的这篇文章。文章提炼出了我在《选择中医》一书中所提供的一些中医理念及养生方法,方便读者可以迅速理解我所主张的中医养生观念。在此向作者表示衷心地感谢,并且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喜欢中医,最终受益于中医。
@中医_知行者 当代损伤阳气的十大途径
近年来中医界有识之士倡导“扶阳学说”,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火神”、“姜附先生”,为沉闷衰落的中医界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普遍大剂量的运用扶阳药大大提高了中医临床疗效,实乃中医界及人民的一大幸事。而中医自古更强调养生防病,如“上工治未病”,保护阳气不受伤害是更积极的扶阳,有感于当前伤阳之途径满目皆是,笔者总结了十条以供患者和医者参考。
何为夏养阳?
1、湿为夏天正气。 不要拒绝湿气,也不要谈湿气而色变,因为湿气为夏天的正气。这里的正气是指正常的气,应该有的气。从字面上看,“湿”就是阳热蒸腾水汽上升而成。根据夏天的天气特点也可以知道,夏天多湿。有的人或问:湿多了是不是不好啊?回答说,还是那句话,湿为夏天正气。没有湿,人还不得干死吗?因为夏天的热,必须要有湿气来中和它。所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