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视角说育儿④ 哪些情况,必须要去医院就医? 常可以在育儿群上看到妈妈询问该不该去医院就诊呀?孩子生病了,需不需要去医院?可见相对于一些危险的信号,各位母亲或各位家长没有明显的把握。下面我讲几个需要去医院就诊的信号,总共有四点。 中医杂谈 2019/06/21 3,758 views 38度5什么样的病必须去医院小儿就医原则 阅读全文
董洪涛:生活习惯比服药重要 不少人经常保养自己的车,每天修饰自己的面容,却从不考虑保养一下自己的身体。年轻时健康固然是资本,但如果失于保养,数十年之后却容易出现问题。保养身体有三方面要求,一则用中医的理论方法指导平时的生活习惯;二则调理饮食,特别是尽量少吃或不吃含添加剂的食物;三则适时、适当并且正确地锻炼。在此专文讨论生活习惯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 我临 ... 中医杂谈 2019/06/21 5,635 views 养生生活习惯 阅读全文
[谈疾病]疾是大自然朝你放的“冷箭”,病来自于你的坏情绪 什么是疾病呢?它们是如何害人的呢? 咱们不妨从“疾”这个字谈起。“疾”,一个病字框,里面是一个“有的放矢”的“矢”。这个“矢”就是“射箭”的“箭”。它告诉你,那些从外而来侵害你身体的东西,就像一个人朝你放的冷箭,比如,感冒、风寒、传染病这些因外来素引起的不适就叫“疾”。 疾还可以引申为疾驰、疾速,我们由此可以知道,“疾”这个东西来得快,去 ... 中医杂谈 2019/06/21 5,993 views 疾病黄帝内经 阅读全文
【科普】正确认识生病的身体-健康的权利、生命的战斗 生病权 我一直以为:生病是有难度的,尤其是生大病、重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等。那得费多大功夫才能成功啊!你得反复生气、郁闷、胡吃海塞、通宵熬夜,为发财升官绞尽脑汁,但即使这样还不一定能成功。现在收到一篇没署名的文章,肯定是专业医师写的,才发现光靠自己努力生病是不够的,还得有专业人士帮忙才能得重病、大病。当然, ... 中医杂谈 2019/06/21 6,062 views 杂谈生病 阅读全文
【养生杂谈】你知道素食的好处吗?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一生素食,活到93岁高龄,生前不仅身体非常好,而且思维十分敏捷。历史上许多闻名的宗教家、哲学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名人都是素食者或力荐素食的重要性。 中医杂谈 2019/06/21 6,790 views 素食经历营养 阅读全文
提肛:补肾有妙法,人人都可做 何谓提肛法? 就是配合呼吸收紧肛门处的肌肉的一种锻炼方法。 具体如何做呢? 非常方便,什么姿势都可以,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在会阴肛门处。收缩腹部、臀部和盆腔底部肌肉,随着呼吸将肛门一紧一松,一提一放。吸气时肛门收缩上提,呼气时放松。如果还是不明白,其实就是忍大便的方法。在你想大便而找不到厕所时,是不是要提紧肛门,就是这个方法 ... 中医杂谈 2019/06/21 17,752 views 提肛提肛的好处撮谷道日常养生方法补肾方法 阅读全文
现代人还要不要坐月子?(by @林飏医生 ) 序 极端寒潮,天凝地冻,保暖性命攸关。在临床上接触着大量母婴,常常有朋友问及我对坐月子的看法,他们带给了我许多的思考与收获。提及坐月子,反对者认为是必须摒弃的陋习,支持者说这个传统需要坚持。今立此贴,寄由客观与实践出发,阐述我对坐月子习俗的见解,籍以指导公众、抚慰而心。 坐月子不是陋习 首先,我抵制将坐月子蔑称为陋习的论调, ... 中医杂谈 2019/06/21 5,172 views 产后疼痛产后风传统保暖坐月子的方法小米粥月子病生化汤陋习 阅读全文
解读《孙真人卫生歌》之四季饮食原则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要增辛减却苦,秋辛可省便加酸。季月可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多病难。” 这里给我们介绍的是一年四季在饮食方面要注意的一些东西。他并没跟我们说吃什么不吃什么,只从五味上做了一个规定。 因为吃什么不吃什么是不好控制的,人们吃什么东西总是在变化的。比如说古代经常讲“藜藿之 ... 中医杂谈 2019/06/21 8,945 views 养生四季饮食 阅读全文
从38.5度说开去:一个孩子爸爸关于小儿发热的认识和体验 现在的爸爸妈妈们也多少有一点概念了,知道挂水对小儿不好,“但是……”,唉,万事就怕“但是”,这是我在劝家长不要给孩子挂水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 “但是”什么呢?接下来多半就是38度5这个数字了,当然还有更高的,诸如39,39.5等等。 38度5真的就那么可怕吗?关于38.5度就必须“打吊针”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所谓的“医生说……”我们就真的应该相信吗? 关 ... 中医杂谈 2019/06/21 118,327 views 小儿发烧 阅读全文
陈为章:寒气是通过哪些部位进入人体的? 敌人从哪里入侵,我们就从哪里把它驱逐出境。同样,寒邪入侵的途径,也就是寒邪排出的途径。弄清了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有重点地进行自我保健,防止寒邪的侵入,做到未病先防,而且还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自疗。 头部:头部为“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部位。而寒邪容易侵袭人体的阳气,因此,感受风寒邪气,头部首当其冲。有的朋友在户外行走, ... 中医杂谈 2019/06/21 17,764 views 寒气气血 阅读全文
@徐文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上篇)-中医的智慧 我给大家带了一份小礼物,就是2009年我和梁冬在中央广播电台讲《黄帝内经》的录音版,这个录音版和播出版有点不一样,是未删节版。完整版的意思就是说,可能被我们认为现在中医的一些封建、迷信、糟粕的东西,我们能不能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下,是不是有一些特定的意义和道理。我在这个节目里一共讲了5篇《黄帝内经》的原文,其中《上古天真论》讲的 ... 中医杂谈 2019/06/21 8,365 views 中医学习 阅读全文
【杂谈】另一种角度看现代中医:爱中医,您也别看中医(by 陈博) 前 言 任何生活在中国的人,无论您对中医、中药采取的是什么态度,都不能回避一个事实:中国有人坚决反对中医,也有人坚决力挺中医。 这篇文章是写给坚决支持中医药、从心底热爱祖国传统医学并且坚信中医当中有现代医学没发现和发现不了的伟大价值的朋友们的。我知道,通常这样的文章会引来骂战,但是我这篇文章不是去吵架的。所以,我会完全从 ... 中医杂谈 2019/06/21 10,744 views 现代中医 阅读全文
站桩漫谈 养生桩是内在锻炼的一种基本功夫,是一种健身之术,同时因为它的姿势动作都是和人身的生理组织相配合:一方面使高级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整,一方面使机体得到适宜的锻炼,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这是经验已经证实了的)。因而也可说是一种医疗学术,又可说是艺术的锻炼。这本小册,原为同学们人手一篇,领略较易,不同于问世之文,故不详解。大家都 ... 中医杂谈 2019/06/21 35,684 views 养生站桩 阅读全文
【中医知识】关于辟谷的相关介绍 辟谷起于先秦,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为不食五谷之意。《大戴礼记•易本命》所述“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 中医杂谈 2019/06/21 11,840 views 养生辟谷 阅读全文
【杂谈】夏天是医治冬病的天时 药王孙思邈说过:"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那就要在未发之时,赶快祛除其必发的条件--或主因,或诱因。消除主因就是要改变体质,祛除诱因就是要改变环境。有的人虽然体质没有增强,但是换了个居住环境,身体的问题却不药而愈了。 中医杂谈 2019/06/21 5,735 views 冬病夏治寒气寒邪治未病艾灸 阅读全文
从中医视角说育儿① 小儿喂养要适度 小儿喂养何为适度? 我的理解是以不饿为标准,不能以吃撑了为标准。 什么叫吃撑了? 家长们大多不能很好地判断小孩到底什么时候吃饱了。总是觉得我们把食物一直往孩子面前送,让他自己挑,等到他不吃了,就是吃饱了。其实不是的,他不吃了,实际上是因为他已经吃撑了,肚子不舒服了、发热了。对小孩来讲,进食是一种本能,小孩子往往是到了吃撑了 ... 中医杂谈 2019/06/21 5,394 views 判断积食的方法小儿喂养原则小儿喝牛奶的原则 阅读全文
数字养生一至九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此话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养生的重要性。 二字:宋代苏东坡认为:“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他认为养生之道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 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 ... 中医杂谈 2019/06/21 5,882 views 养生 阅读全文
中医是什么?最接地气的医学 中医是能治病的医学(医乃仁术)。除此之外,中医还是国学(中医是国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接地气,最能为人民服务),是哲学(是关于生命的哲学),是道(是天地大道,中医最强调天地对人的影响,所谓天地规律,即是道的体现),是价值观(中医最具正能量,且最环保,最合乎自然法则),中医也是生活方式(是一种积极、向上、快乐、放松、宽容、平和、 ... 中医杂谈 2019/06/21 3,513 views 中医的普及什么是中医如何学中医平民医学 阅读全文
中医治病八法 中医治病的,不外乎八种方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也是根据自然的法则来的。其实,人体本身就有这八种功能,并且在自发地调动这些功能,维持身体的平衡,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只不过是一个辅助或促进罢了。这是中医治疗方法的根本。 中医杂谈 2019/06/21 8,237 views 中医归纳方法治病 阅读全文
@中医_知行者 浅谈认识中医的十大误区 学习中医十余年,自认为对中医理论和特点有初步了解,行医也已满十年,诊治患者数万人次,遇到过形形色色求医者,发现当今之国人对中医有颇多误解错解,以致不能找到合适的真中医治疗疾病,有的甚至被伪中医误治而延误加重病情,最后连累中医背上坏名声,真是莫大的不幸。有鉴于此,我将大众最常见的误区进行阐析纠正,希望能帮助那些真心想找中医治疗 ... 中医杂谈 2019/06/21 8,978 views 中医认识误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