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收藏本文

【养生杂谈】一口饭嚼36下,真的养生吗?

先公布答案,真的很养生,因为对脾胃好。

在饭桌上,很多较为传统的中国家庭吃饭不让说话,有的不让吧嗒嘴。尤其有老人在的时候,规矩更多...

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把吃饭当回事儿。

吃饭 规矩 讲究

孔子讲食色,性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大家对男女之事都有足够的重视,很关注时间场合,无论在哪里,都想安安静静无人打扰。那么在跟做爱同等重要的饮食的时候,我们怎么就那么不讲究呢?对时间、地点、吃啥、跟谁一起吃,是不是也该重视一下?

大家都把吃饭当演戏和做局,佛家讲吃饭时候止语。把一口饭咀嚼36下,好像是道家的养生理念。最近听说,有减肥的机构说让顾客吃减肥药的同时,回家少吃,吃饭每口饭嚼30下。听说反馈不错,很多顾客说不容易吃撑着了,知道饱了,什么都没忌,还瘦了。

我想起小时候看连续剧西游记 ,老琢磨个事情:和尚都是一个个白白净净的,道士都是黑黑瘦瘦的,一样都是出家人,为啥差别这么大?我还疑惑过很多事,我朋友里有两个同等体重身高的人,一个吃饭偏少一个偏多,量可能差两三倍,可吃饭少的那个朋友却显得精力充沛,奇怪了,这不符合能量守恒啊,细想想很有意思。

接触很多中医后发现,很多中医大夫吃饭都不多,是他们转化的更彻底吗?
特别是某些看着沾了点仙气的那种大夫或老师,很多人吃素不说,一顿饭吃的少的惊奇,有个道长一天就两碗面条,几乎不喝水,

好像看来,吃啥,吃的多少,真的没那么重要。

听说有更令人神往的。有些闭关打坐、禅修训练营,每天就发7颗花生米加少许的水。天天大鱼大肉的大老板在体验结束发表人生感悟的同时,还说没觉得挨饿。(涉及专业训练,请勿在家模仿)

估计他们也要求每颗花生仁要嚼36下吧?

关于这个36下,我自己有切身体会:

个人原因经常坐高铁回家,不喜欢车上的盒饭,老在北京西站二楼吃一碗吉野家牛肉饭后再上车。有好多次,我总觉得到了石家庄甚至邯郸,饭还在肚子里,米粒在摩擦我的胃壁。终于有一次,我早到车站一小时,就安静的每口都嚼36下,用40分钟吃完,吃的很舒服,肚子很熨帖的上了车,2小时还没到邯郸,居然有点饿的感觉。

前后这两种不同感受,其实就是同一个身体,消化功能的两种状态展现:后一次,食物在嘴里消磨的足够细碎,胃也从容的把食物接住,一切不慌不忙,该分泌的该蠕动的都各尽其职,消化很完美;前面几次,因为赶时间狼吞虎咽,食物到胃里还是大块,胃受不了,胃哪里敢蠕动,一动咯的疼啊,节奏乱了、心急了,还影响了消化液分泌。

饭菜 饭局 聚餐

人进化出一口牙,肯定不是供拍照微笑用的。有切断食物用的门牙,有撕开甘蔗皮用的尖牙,后面还有磨碎食物用的磨牙。这个过程一定完成好,才能进行下一步,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这里头有个消和化的区别,消就是大块变小块,消解,消融,都是外力作用下的物理变化。化,就是在消之后进行了化学变化,在各种消化液的作用下,食物变成了那些参与内循环的物质,无非碳、氢、氧、氮,转化成功,内循环没问题才能给人体供上能量。

小时候去医院,很不明白,明明开胸手术几个小时,身体快打透了,居然算外科手术,外科不都是皮毛吗,后来自己琢磨,应该是不涉及内循环的就算外科。

中医不讲分科,可是又有某某擅长中医内科的说法,好像有个普遍共识,中医内科摸脉开方那才叫中医,算白领丽人,而一提骨伤、针灸、按摩都有点蓝领工人的味道。我想,以上观念应该是封建残余。因为过去给皇帝看病,大都是开方,谁敢扎针、艾灸?就算按摩,你敢弄疼一点吗?那些行走在庙堂的大夫,自然的被过滤成了一类人,而且因为庙堂的身份成了标杆,他们足以影响中医的学术形象,所以,坐堂开方成了中医的标签。可是,中医能起效的手段从来不是一种,小儿积食伤食用山楂丸保和丸调治,可给小儿捏脊,也能达到一样目的,你说,影响人的消化,影响内循环,却在后背皮肤上进行,这按摩到底算内科还是外科,算白领还是蓝领?

中医是整体观,无内也无外,牙好,咀嚼到位,对脾胃有益,反过来,脾胃好,气血充沛,人自然显得皮净毛亮。

每口饭嚼36下,您试一试就会有体会。

本文结束前,我还有一个疑惑:

北方人个头大,饭量普遍比南方人大,饭菜偏粗偏硬,还狼吞虎咽,而南方尤其包邮的江浙沪地区,人的饭量小,饭菜偏细偏软,倒是细嚼慢咽。一南方人一北方人,一顿饭的重量可能差两三倍,可反而南方人显得精明、脑子好使。翻翻宋以后的历史,名人也是南方尤其江浙沪出生的多。

可想想唐宋及以前,经济文化的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那时据说吃饭都是分餐制的,可比现在精细的多。金元入侵,北人南渡,游牧文明给北方带来了太多饮食习惯的变化,北方开始吃的不讲究,也从此不振。

倒是连早饭都要吃一上午吃出一堆空碟的广东人,在近200年间频频展现身手,人才辈出。身处大陆最南端,但那些粤剧、那些祠堂,显示着他们其实是南下避祸的北人身份。

难道说,这吃饭较慢的人,在一直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走向?

来源:厚朴中医学堂

微信打赏微信打赏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最后编辑于:2019/6/21作者: 中医学习笔记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如需联系作者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查找。 本站站长是一名中医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如有合作交流,欢迎联系我们询病勿扰。 文章内容如有帮助,感谢打赏支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arrow grin ! ? cool roll eek evil razz mrgreen smile oops lol mad twisted wink idea cry shock neutral s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