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推拿属于推拿导引术。
1、有几千年历史的推拿导引术,是最科学、最人性化的养生治病大法。
思考:刮痧、拔罐、针刺、艾灸、推拿……没有用消炎药、退烧药、止疼药,为何可以很快地消炎退烧止疼?关键就在‘导引’二字上。中医认为人体气血通畅就不会生病,西医认为免疫系统健全就不会生病。推拿导引术就是推拿人体经络系统、经筋系统、血液系统、淋巴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皮肤系统、神经系统……等等(中西医名词)也许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系统,解决了气血问题、免疫等问题。比如,在医学试验中发现:用王佑三发明的樟脑软膏和手法推拿前胸后背、三大淋巴区后, T细胞、B细胞、吞噬性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增长近三倍!而且,使用这样的治疗方法后,人体免疫功能越来越强、人体抗病能力越来越强。
面对食品污染、高科技带来的大气、转基因、核辐射的污染,抗生素制造出来超级病毒,中医----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强大的跨越时代的力量!
‘五四’以来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导致了几代中国人的盲目西化。我们的家长,孩子看病首先想到西医;就是坚持用中医药的家长,孩子一发起高烧就慌了,再也不坚持中医了,马上就去使用抗生素。其实,包括很多中医自己都不相信中医,挂着中医的牌子,用西医思维、西医药治病(医理不通,医道稀松),----我给他们起个名字叫‘转基因中医’!
2、三字经派小儿推拿
创造三字经派并将其推向的巅峰李德修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小儿推拿没有治不好的病,取穴对了,没治好病就是时间不够。曾经有个小孩病的就要断气了,家里已经开始准备后事。李德修先生推拿了七八个小时,终于救活了孩子!
小儿推拿是一种无痛苦、几乎不用药、缩短病程的绿色治疗和保健方法。它简单易学,只要细致观察悉心体认,都能很快见效,在家中可自行操作。避免了小儿吃药打针受药物毒副作用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
小儿推拿能够治疗小儿所患的95%以上的病症。包括:小儿感冒,流涕,咳嗽,发烧,厌食,呕吐,腹泻,腹痛,便秘,盗汗,新生儿吐奶,夜啼,遗尿,黄疸等,甚至脑膜炎、小儿麻痹、五迟……。小儿推拿疗法尤其适用于半岁至3岁的婴幼儿----几乎一次显效,3-6岁或再大的孩子,要增加推拿时间,也可加上体穴。
始于1887年的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手法,以其取穴少,善独穴,疗效佳而著称。其对各种急慢性消化道疾病更有桴鼓之效,甚可言一次推拿往往会有明显的好转,从而使孩子脱离打针服药之苦。
二、中医基础知识:学习中医推拿必备的基础知识
A、阴阳五行方位图:
说明:阴阳,来自于地球自转;春夏秋冬,来自于地球公转。
他应该是这样的五行位置图:
火.夏
南(心)
木.春东(肝) 中土.长夏(脾) 西金.秋(肺)
北(肾)
水.冬
这是中国人以自己站在中原大地上的方位定的方向,这也是一个左升右降的关系图。
说明:金木水火土----不是我们化学课上的元素,是说五种性质、五种状态。
B、请看下面五行关系图:
比如说:木可以生火,火燃尽变为土,土中生矿藏,矿层中生水,水又生木。如此循环。
我们的祖先又根据人体脏器的特性与五行对应:肝与胆属木;心与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与大肠属金;肾与膀胱属水----以上是相生关系或者说是上下级关系,还有相克关系:水克火;火熔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那么,肝胆相照、小肠与心、脾和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都是表里关系;中医治病、调理气血,起码要用这些关系!
举例:治肺炎—用相生关系:除了治肺还要治它的上级脾土、下级肾水;再加上治肺的表里关系----大肠!效果又好又快。
举例:心脏不好,推拿最简单的方法是:拨心经!----其实这个拨心经,拨的是胳膊下面的小肠经,把小肠经上的筋结一一揉开,心脏的种种不舒服就会当场缓解。这里用的是表里关系治病。
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即推拿是在调气治病,将其他经络的气调过来打通堵塞的经络。
举例:治疗心动过缓者的网球肘,用力过大会导致性脏病发作。
举例:便秘者大便时发生的心梗。
孩子的经络传导是直线的,所以孩子有病,直接推拿手指上的穴位,就可以手到病除、立竿见影。成人的传导是波浪型的,所以大人治病直接就用针灸拔罐刮痧。李德修云: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就是这个道理。
看了上面的图,我们再进一步清楚了小儿推拿的穴位、运用五行相生克的关系,表里关系甚至是子午流注方法,学会观察孩子,慢慢积累经验,调理孩子的亚健康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C、子午流注图:见图2
每一个时辰,都有当值的经络。
举例:孩子早上6点起床后不爱吃饭,不要逼他。等到7点后他自动就爱吃了,这是因为此时胃经当值。
举例:11-1点胆经当值,长期不休息,还要吃宵夜让胆分泌胆汁去消化食物,肝胆相照啊,导致香港成为世界上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城市。
举例:太冲贴绿豆。
三、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简介略
(一).基本知识点:
1. 手法:推、拿、揉、运、捣、掐、分、和、捏
补法(补)-向心推;
泻法-(清)离心推(例外:小清天河水,向心推也为泻);
清补-(清补)来回推。当你搞不清楚该补该泻时,就来回推,这就是推拿和针灸的双向调节功能,是药剂治疗不可比的。
其他:人体从上向下推拿为泻,从下向上为补;从四肢根部向手脚指尖方向推拿为泻,反之为补。比如捏脊的方向,推膀胱经的方向。
2.阴阳:人体前胸为阴后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3.频率、力度与润滑剂:每秒钟2-3下。小儿推拿切忌用力,只要轻轻推动皮下组织动起来即可,力度如同为孩子轻轻拭去脸上的泪水。可以用爽身粉保持摩擦面的平滑顺畅。
4.推拿时间长短:婴(儿)三百,小(孩)三千,大(人)三万。孩子的神经传导是直线型所以用手穴比较敏感,而大人的是波浪形所以最好用体穴。一般每穴10-15分钟左右,根据孩子的年龄、病情轻重酌情增减时间、调整手法的轻重缓急。以三岁为例:一个穴位一般推拿15分钟。
5.推拿手位:一般为左手,三岁以上分“男左女右”;运八卦全在左手,运八卦时全都是逆时针运(陈为章法)。在实践中,有的妈妈双手推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双手天河水,退高烧;双手补肾、双手掐四缝……
6.推拿禁忌:肝、肺只能泻不能补;肾只能补不能泻;心经不可扰动,运八卦时要轻轻护住中指指根关节处。
推拿最好在吃饭前后30--45分钟之外进行。捏脊最好在饭后一小时。
(二)、小儿望诊:
A、面诊(0-1岁可选此项):鼻梁上两眼之间有青筋的孩子肝经风热,青筋向上属肝火上扰;印堂发红,心肺有火;印堂发白,肺经有痰;印堂发黑,风寒入肾;印堂色黄,脾胃必伤。
B、舌诊(所有人可选):舌苔白一般为受寒;舌苔黄一般为上火。舌尖红为心火,两边红为肝胆之火。半白半黄为半表半里,此为比较麻烦的一种。
C、指纹(0-3岁可选此项):观察从虎口开始直到食指外侧细小血管。从指根到指尖三条指缝分别叫做:风关、气关、命关。
指纹发红:受寒; 指纹发紫:有热; 指纹发青:受惊吓、痛症、抽搐;指纹发青紫:热毒已深,病情危重。
指纹沉浮:用拇指向指根推指纹,观察指纹是否马上消失,然后缓缓出现--此为“浮”,表证特点;推指纹后不消失,或马上出现--此为“沉”,病已入里。
(二).五指上的基本穴位:常用穴位
1.阴掌:
A、拇指外侧:脾穴(从指尖到第一关节)、胃穴(从第一关结到第二关节,有说到大鱼际);
B、食指外侧:大肠穴;
C、食指内侧:肝穴;
D、中指内侧:心穴;
E、无名指内侧:肺穴;
F、小指:(从指尖数第一关节缝)肾穴也叫夜尿点;指尖为肾顶、外侧为小肠穴;
G、手心:内劳宫(与外劳宫相对);
F、八卦:(手心半径,外三分之一处,看图)。
G、四缝:2、3、4、5指的第二关节(中间关节)横纹处
H、掌小横纹:五指根下,第一手掌横纹一带。
I、掌根:小天心。
2.阳掌:
A、外劳宫(手背三四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
B、二人上马穴:简称‘二马’(手背四五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稍偏指尖方向一点);
C、一窝蜂(或乙窝蜂,手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D、二扇门(中指指根两侧凹陷处)。
3.手臂:天河水(小臂内侧尺桡骨之间。从掌根向肘窝为小清天河水;反之为大清天河水)、退六腑(小臂下方或后方,从肘尖到掌根小指方向推,可以直推到第五指外侧、上三关(小臂前方或上方,拇指外侧,从掌根向曲池穴推)。
风寒、风热感冒:
①风寒、风热感冒的区别:
A、风寒感冒:流清鼻涕、打喷嚏、无汗、怕冷打蔫儿,或有低烧。白舌苔。
B、风热感冒:流黄鼻涕、黄舌苔(伴有红舌尖、红舌边)、有微汗、有精神。
②风寒感冒选穴:
A、黄蜂入洞:紧贴鼻孔下方(有一横棱),两根指头同时按揉。三岁以下100-200下,重者再戴帽子在家里玩让头上冒微汗即可。
B、一窝风:补阳气,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揉10分钟。
C、平肝清肺:2、4指,从指根向指尖推。如有咳嗽此穴推拿10分钟。
D、捏脊:三捏两提,大补阳气,打通督脉。(如果不能捏脊,可换外劳宫。但舌苔黄不推或者少推。)
③风热感冒选穴:平肝清肺、运八卦、小清天河水
咳嗽:
A、急性支气管炎:白、黄痰,舌红苔黄。
顺八卦10—15分钟,平肝清肺10—15分钟,四横纹10—15分钟、小清天河水10分钟,捏脊。
B、慢性支气管炎:早晚咳,早起夜间为重,自汗盗汗、反复感冒。
逆运八卦10—20分钟,清肺、补脾各10—15分钟,四横纹10-15分钟,止汗掐肾顶7-9下,捏脊或二马。
C、久咳:久咳不愈也可以用佘健华的体穴:
①前胸:天突穴揉100-200下, 膻中穴100-200下,分推前胸肋骨100-200下;
②后背:风门、肺腧各按揉100-200下 分推肩胛骨100-200
李德修当年有一小儿久咳,谁也推拿不好,李老独补脾1小时,小儿从此止咳。
D、肺炎:逆运八卦50-60分钟,清/补大肠,清/补脾、补肾各10-15分钟。捏脊。
E、哮喘:
寒哮:逆运八卦、外劳宫、平肝清肺、四横纹,捏脊。
热哮:逆运八卦、退六腑、平肝清肺、二马。
感冒咳嗽3-5天后或者更久,逆运八卦10-20分、补脾、补肾各10分。
八卦穴的功用:清肝、宽胸、祛痰、补养脾胃
3.发烧:低烧37-38°小清天河水(夜眠不安、舌尖红也可以平肝清肺、小清天河水(5-10分钟)
中高烧38°-39°大清天河水
高烧39.5°-40°以上推六腑。耳尖放血最快!指压肝胆经、
4.小儿胃肠病:
①腹泻:
A、积食泻(包括热泻):特点是大便恶臭(酸臭有泡沫),小便极少甚至没有,或伴有发烧 。
清大肠、同时也可以清小肠,直至恶臭减退、小便多了,马上改为补大肠!捏脊!
B、寒泻:外劳宫、清胃、天河水、清补大肠。
C、脾虚泻: 外劳宫、清补脾、平肝、四横纹、清补大肠。
D、惊吓泻:大便稀而绿。印堂山根或口唇发青(多见于6个月内婴儿)。补肾、平肝、清补脾。天河水、小天心镇惊。
②便秘:
A、 实秘(一般便秘):清大肠、下推七节骨、捏脊。
B、虚秘(长期便秘):属于无水行舟,所以不能光清大肠(30分钟),还得揉二人上马,补肾阳。“肾开窍于二阴”。即二马、清大肠、捏脊。
5.孩子虚弱,四肢冰凉、口唇无华:上三关、捏脊。
6.肾虚:孩子的生理特点是肝常有余,肾常不足。因为孩子一直都在长个儿,所以肾气不足,肾要常补。
手法:补肾穴、揉二人上马、掐肾点。盗汗掐肾顶。揉双涌泉。
注意事项:肾顶每次掐7--9下即可,重症每天两次,孩子症状不明显即可停止。
7、不可以爱子心切,长时间按摩,反而会造成孩子气虚。每次大约3-5个穴位。
五、捏积要点:
数量:每次‘三捏两提’—-共捏五遍,每天一次。体弱多病者,根据情况可捏7-9遍,甚至每天两次。
捏脊手法:
A、第一至三遍:从尾骨尖开始向上滚捏(或者叫擀皮)一直到大椎,提拉一两下后,双手反手向下,紧贴脊柱抹下去直到尾椎骨,开始第二次捏脊,共捏三遍。记住:到大椎一定要提拉。每一趟上去后都要用手掌从大椎处沿脊柱两侧抹下来。即从夹脊穴下来,可以平补平泻。
B、第四第五遍:从尾椎骨开始,捏起肉先提拉一下,然后开始“一、二、提!一、二、提!”即左右手各向上捻一下就要提拉一下。提拉到肋骨就不要提了,继续捻上去到大椎如前所述。一般人被提拉时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这就叫做“积”,所以小孩子捏脊也叫捏积。
高血压、高烧(39度、39.5度以上)的捏脊的方向是从大椎到长强,即反向捏脊。甚至沿着肋骨向两旁做八字捏脊。
体弱的孩子可以上午捏脊,晚上搓王佑三药膏,从大椎开始向下来回搓督脉,搓红搓热,尤其多搓长强穴,可起到强力补肾的作用。
捏脊效果:解决吃饭不香、便秘腹泻、睡卧不宁、贫血、四肢冰冷、发育缓慢、体弱多病等诸多问题。
捏脊禁忌:不得生硬用力,令孩子惧怕;不得饭后1小时内捏脊;高烧、高血压要从上向下捏!
舌尖发红、舌苔发黄并夜卧不宁的孩子,捏脊之后情况可能会加重,捏脊改为两遍向下三遍向上捏,或者三遍向下两遍向上捏。“一、二、提!一、二、提!”的手法可以改为从上向下时提,更严重者(极少数)可以五遍都从上向下捏。
手法正确,孩子会非常享受,每天主动要求捏脊!
成人捏脊效果超好!孝敬父母,夫妻互捏,呵护宝宝,全民一起来捏脊!!!
(小儿推拿同样适用于成人,量加10倍,力度加大致可以忍受即可,可以改用刮痧板或者掐、指压法甚至针灸。)
7.杂谈: (略)
推荐学习:周尔晋的X型医学(指压法);
张钊汉的原始点(松筋法);
单桂敏‘三九健康网’的个人博客;
吴若石‘儿童足部按摩’;
王佑三‘X平衡疗法’......
谢谢大家光临!希望多多交流。
家长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孩子们远离抗生素的伤害,健康活泼地成长!
学习中医、传承中华文明,是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陈雪芳 13661355676 新浪微博【陈姥姥小儿推拿】;
百度、谷歌搜索:【陈姥姥小儿推拿】、【关注经筋疗法】。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