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收藏本文

学习《上古天真论》的几点感悟

内经》是中医的经典,这毋庸置疑。既然是经典,其开篇《上古天真论》所言就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反复研读此篇,渐有所感悟,愿意写出来与读者分享。

一、《内经》为什么要谈神仙?

内经》是关于医学的经典,理论上讲,应该老老实实地讲五脏六腑,讲经络气血,讲生理病理,为什么《内经》要反复谈到神仙呢?

有人读《内经》开篇,就认为《内经》不可信。其理由即是,《内经》谈黄帝、上古真人,都是神乎其神的,降低了可信度,失去了可行性,甚至把《内经》看作为荒诞之言。

我们先来看看《内经》是如何描述黄帝的:《内经》开篇第一节“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内经》的写作体例是黄帝问,岐伯答。因此,开篇当然先介绍黄帝,这可是《内经》的主角。

黄帝本非等闲之辈,聪明之极,幼年时,能徇顺而正直;青壮年时,敦厚而敏锐,内能温良恭谦让,外能调察事理,判断精确而处理公正,故“自古帝王,无出其后者”。

而且,《内经》告诉我们,黄帝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根基:“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显然,黄帝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非如此不能“考建五常”,并与生命相结合。

明代大医张景岳在《类经》中说:“世传黄帝后铸鼎于鼎湖之山,鼎成而白日升天者,似涉于诞”。那么,黄帝这个角色在《内经》里是荒诞的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的观点是,这其实是描述了生命的境界。正如《上古天真论》里提到了上古真人,其能“寿比天地,无有终时”。显然这就是神仙。那么,何谓神仙?《汉书》记载:“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上古真人”,其实就是生命获得彻底觉醒的人。《内经》之所以描述上古真人的境界,意在告诉读者,这才是生命的终极状态。

二、文字押韵易读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非常重视《内经》,并且也研读了多遍,并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把《素问》一字一句地校正了一番,编成《新校正《内经•素问》》一书。

在我看来,《内经》不仅是中医经典,亦是文学巨著。我们研读《内经》,既可悟其医理,亦当重其文采。若能细绎其字句,其中有秦汉文之奇崛,且排比押韵。朗诵其文,则韵律优美,抑扬顿挫。

比如,首篇有这样的句子:“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寥寥数语,抵得煌煌巨著,百千赘言。可谓字字玑珠,句句金石。

当然,《内经》中押韵的句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若能大声诵读,自然朗朗上口。

清代大医周学海著有《内经评文》一书,从文学角度批点《内经》,阐其旨、抒其意、赏其文、揭其晦、评头尾、理脉络,引人入胜,开拓视野,由简达博,别开生面。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一读。

我的观点是,《内经》作为经典,既可一字一句地研读,亦可大声朗读。朗读时甚至不必求其意思,只管读下去。正如曾国藩所言:“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要出现这样的意境,非读经典不可。

三、十六字心法

作为中医的经典,​​什么是《内经》最重要的学术观点呢?

我的观点是,应该是《上古天真论》所提出的十六字心法:“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我认为,这十六个字即是整个《内经》的无上心法,代表着《内经》的至高成就,也是《内经》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标志。

《内经》的这十六字心法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想健康,就要心向内求。如何去求呢?当然是保持内心的定而静,如此则心静而安,安则五脏六腑皆归于平衡,诸病自愈。

我认为这十六字心法是读懂《内经》的钥匙,也是掌握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钥匙。这十六个字,是上古圣人教下的要言,既是《上古天真论》篇的要言,也是全本《内经》的要言,是“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的“一言”。

在《内经》看来,生命是精气神一体的,其中尤以“神”为核心。“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那么,如何养神呢?当然是心向内求,

如何理解“恬淡虚无”呢?《类经》的解释是:“恬,安静也。淡,朴素也。虚,湛然无物也。无,窅然莫测也。恬惔者,泊然不显乎其外。虚无者,漠然无所动于中也。所以真气无不从,精神无不守,又何病之足虑哉!此治内之道也”。

这个解释还是非常清晰明白的。张景岳在在注释《阴阳应象大论》篇关于“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时,对“乐恬淡之能”又作了发挥,称:“无为者,天地之道也;恬淡者,自然之乐也”。

我的体会是,这其实是调心炼心的法门,讲的是如何修心,如何让人心归于定而静,静而安。进一步说,《内经》本来就是圣人的学问,圣人处处强调生命以心为本。若人心能“恬淡虚无”,就能让人心合于道心,即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生命境界。

四、心向内求

生命有内有外,当然以内为本。

所谓“内”,强调生命主要在身内,亦指内心,故应向身内、内心去追求,不是向身外、心外去追求。这才是正道,否则是外道和邪道。

为什么分心向内求?因为我们内心本自具足。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其意思是说:没想到自性本身就是圆满的。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自性中都已经具备了。所以任何时候当我们有所需要时,只能心向内求,而不能向外去寻找。

心向内求是圣贤之道。《内经》强调“精神内守”,即是收摄身心,反求诸己。推而论之,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讲内求的。比如《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常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求人不如求己、修行在个人、男儿当自强等等。 ​

进一步说,当我们生病时,应该如何去内求呢?《内经》告诉我们,生病时若依赖医疗,那是心向外求,外求的不如内求高明,因为内求才能让“真气从之”。我的理解是,求医是外求,外求当然有用。可以暂时缓解疾病所产生的症状,能缓解病人的痛苦,但外求只能治村,解决不了病因。要解除病因,一定要内求,即做省察功夫,找到自己长期以来的负面情绪,并且及时改正。

为什么《内经》要用“内”字?我的理解是,所谓“内”,重点指的是生命当心向内求。

五、精神内守

生命是形与神的结合体。《上古天真论》告诉我们:“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意思是说,我们要想健康,就要让形与神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健康长寿。

那么,如何让形与神和谐统一呢?重点不在于养形,而在于养神。

何谓“神”?《素问·八正神明论》给“神”下了一个定义:“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眀,若风吹云,故曰神”。

这句话讲的玄之又玄,当如何理解呢?历代医家见仁见智,我的体会是:神就是意识,而意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那么如何去体会意识呢?方法就是收摄眼、耳、鼻、舌、身、意,此时就能进入一种“恬惔虚无”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意识自然就显化了出来。表现为眼睛明亮了,心扉打开了,意志出来了,智慧突然来临了。此时进入一种似昏而非昏的境界,眼前光辉灿烂,昭然若揭,但只有自己进入这个状态才能明白并可见。进入这样的状态,如同一阵风吹走白云迷障,突然顿悟,如见蓝天一片,一切都明白了。

这有些象打坐时突然入定的状态。我没有这样的生命体会,也讲不出来其中的微妙,但从字面来看,《内经》似乎就是在描述这样的生命状态。

庖丁解牛时,就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可以说,“神”就是神,是与精气相对立又相结合为一的那个东西。

我们常用“精神”两字合在一起表示神。其实,精和神不是一个概念,二者位置不同。“神舍心”,神藏在“心”里。“肾藏精”,精藏在“肾”里。

为什么要“精神内守”?我的理解是,这里的“精神”,其实是偏义词,指的不是精与神,而单纯指“神”。

“神”代表着生命的状态。神足则生命活力强,神弱则生命活力下降。“神”耗散得越多越快,则死亡来得越早,寿命随之缩减;反之,则能长寿。进一步说,眼视、耳听、鼻嗅、口尝、身触、意会都能消耗“神”。消耗就是向外发散,反之就是内守。《庄子》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五臭熏鼻,困惾中颡;五味浊口,使口厉爽;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内经》强调“精神内守”,这与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是一致的。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云:“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其意思都一样,都是要“精神内守”。

“精神内守”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生命的活力增强了;另一方面,“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从何来”。此时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且身心和谐,百病不生。

来源:董洪涛微博

微信打赏微信打赏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最后编辑于:2023/6/28作者: 中医学习笔记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如需联系作者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查找。 本站站长是一名中医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如有合作交流,欢迎联系我们询病勿扰。 文章内容如有帮助,感谢打赏支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arrow grin ! ? cool roll eek evil razz mrgreen smile oops lol mad twisted wink idea cry shock neutral s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