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是天人和谐的一体。传统中华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中医哲学主张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因此将十二地支作为每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十二条经脉,环环相扣,十分有序,称为子午流注。依于子午流注,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一、晚上11点——凌晨1点,子时、足少阳胆经当令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常在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容易生成结石。
二、凌晨1点——3点,丑时、足厥阴肝经当令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丑时未能入睡者,面色灰青,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三、凌晨3点——5点,寅时、手太阴肺经当令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
四、早上5点——7点,卯时、手阳明大肠经当令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五、早晨7点——9点,辰时、足阳明胃经当令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六、上午9点——11点,巳时、足太阴脾经当令
“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七、上午11点——下午1点,午时、手少阴心经当令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
人在午时能睡一片段,能养心。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八、下午1——3点,未时、手太阳小肠经当令
“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气。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毒降火。
九、下午3点——5点,申时、足太阳膀胱经当令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
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此时适当的运动有利于体内津液循环。
十、下午5点——7点,酉时、足少阴肾经当令
“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肾藏五脏六腑之精华。此时,不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宜大量喝水。
十一、晚7点——9点,戌时、手厥阴心包经当令
“戌时护心包,减压心舒畅”。
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十二、晚9点——11点,亥时、手少阳三焦经当令
“亥时百脉通,养身美娇容”。
人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
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亥时睡觉。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