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收藏本文

董洪涛: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养生

所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即言此时天气炎热,天地之间热气蒸腾。人居其间,当知晓如何养生。

小暑节气养生

小暑时节正处于三伏天之时,我们会感觉到天气越来越闷热了。阳热之极,正为敛降创造先机。天地之间阳气至夏至而升极,至小暑虽越来越热,阳气却已经开始敛降。阳热下敛,热蒸地面,水湿气化,上浮于地面以上,是为暑热。暑热之渐为小暑,暑热之极为大暑。

按中医理论,越近赤道阳气越散。因此,生于南方的人易于过耗阳气。在广西有一种叫做酸嘢的食品,用果蔬腌制。酸主收敛,适当吃酸有助于收敛过散的阳气,对于养生极有好处。据文献考证,广西人吃酸历史悠久,至今亦不衰。看来古人早已认识到酸能敛阳的道理,并把其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的确高明。自小暑时节开始,民间开始大量腌制酸嘢,此时吃酸,颇为有益健康。

小暑之后,天气越来越热,地下的水越很凉快,这是因为地下的阳气已经完全地升浮到了地面以上了。对人而言,此时人体阳气外浮,外热而内虚,所以最容易出现中阳亏虚诸症。所以说,天气越热越不可以过于贪凉饮冷,以免伤损中阳,轻则出现腹痛、腹泻诸不适,重则中阳被损,寒邪内伏,遗留大病之根。

小暑养生,饮食上要重视温养。俗话说: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所谓伏羊,即入伏后的羊肉。三伏天吃伏羊,其道理即是温养中阳,兼可阴阳双补。此汤可开胃口,增食欲,助排汗,通湿热,颇有助于健康。

小暑时节,最可以用灸。因为阳气外浮而中焦阳气不足,所以施灸最能补益中阳,阳足则能归根。虽然天气炎热,但用灸后不但不觉热,反而会觉得周身凉快。这即是阳气归根的反应。

再者,大病小病都可趁小暑时节及时针灸。灸可扶阳补虚,针可通畅经络。此时天地之间阳气外浮而宣通,人体亦如此,此时针灸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我临床上为病人针灸时,常给病人在腹部加一个艾灸盒,即是兼具通畅经络与温阳养阳之意。这样做,病人非常舒服,而且,疗效更高。

临床工作中我观察到,小暑前后针灸后,病人很容易出现一些排邪反应,比如,素体阴寒凝滞的病人在针灸后,身体某部位反而冷了起来,即是寒邪外透肌表的反应;施灸后,病人觉得越灸越冷,亦是寒邪外透,当重灸;有病人针灸后久年的病灶都慢慢透了出来,这是正气渐足的修复反应;也有的针灸后周身松快,神清气爽,这是百脉宣通的反应。况且,这段时间用针灸,病人更容易得气。所以这些,都是善借天地阳气以治病的反应。

小暑养生,一则避暑,二则勿贪凉。若能把天地阴阳变化的道理掌握了,自然就知道当如何做。小暑养生如此,推之,二十四节气养生皆当如此。

来源:董洪涛博客

 

微信打赏微信打赏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最后编辑于:2019/6/21作者: 中医学习笔记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如需联系作者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查找。 本站站长是一名中医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如有合作交流,欢迎联系我们询病勿扰。 文章内容如有帮助,感谢打赏支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arrow grin ! ? cool roll eek evil razz mrgreen smile oops lol mad twisted wink idea cry shock neutral s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