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火,医者于诊于治皆不陌生,但说起脾火,医者有不知就里者,对脾火和胃火更难于区分。事实上二者于临床上较难截然分开,但并不代表二者没有区别。
胃火主要由饮食不节所致,比如过食肥甘厚味、酒酪煎炸之品,或暴饮暴食,能量过盛,积腐成热,出现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烧心泛恶,泻下臭秽,舌红苔黄,脉右关滑大等食伤脾胃、积滞化热之病证;如胃火蒸熏,耗损胃阴,则现口渴少苔甚而地图舌和镜面舌之候;进而如脾胃阴津皆伤损亏消,则或成消渴之证,即脾瘅中消耳。
脾火之由虽与饮食有关,但多缘于形、神两因。从形体上而言,疲劳过度是形成脾火的一个重要因素。疲劳首伤脾气,脾气主升,受到伤损则气虚不支,不升反而下陷,郁而化火,故有言越累越上火,此即脾火也,此亦即气虚生热之谓。从精神层面而言,思虑伤脾,则脾气陷郁而脾火亦由生焉。脾火多表现为长期低热不退,或手脚发热,困倦乏力,食欲不振,口疮绵绵,久之脾阴渐耗,营卫不荣,而见体瘦、脉细数或虚数者,则或成虚劳之患矣。
可见,胃火多实火,脾火多虚火。治疗胃火,可以清热通降或养阴清降之法,以顺其主降之性,可以清胃散或玉女煎治之;脾火之治与胃火截然有别。脾火因虚陷而生者,治之当甘温益气,如兼阴亏者当建中养阴透热,以复脾气主升之功,甘温益气宜补中益气汤,建中养阴透热可以小建中汤合竹叶石膏汤加葛根、青蒿、银柴胡等化裁。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