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次注云:“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认为长夏是指阴历六月。
中医认为,长夏是指夏季里的最后一个月份,按照太阳高度计算,即7月7日至8月6日。
长夏节气的特点
长夏节气的特点是湿气比较重。因为雨水较多,暑气没有散,又有暑热又有湿气,所以人感觉到闷热、湿气重。
长夏和人体五脏中的脾气相通,脾易被湿困,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是脾阳。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湿气困扰,则会导致脾气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久之出现气血化生乏源,在内会导致其他脏腑功能低下,在外则易被外邪侵犯。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易发生反复感冒、咳嗽等疾病。
另外,脾脏升清降浊的功能减弱,便会出现乏力、消瘦、大便不调、烦躁等症,都直接或间接与湿热内侵、脾胃功能失调、消化吸收不足有关。因此,长夏期间在养生方面,要以健脾护脾为主,辅以除湿以养脾,这正是中医理论中的“四季脾旺不受邪”的机理所在。
长夏如何健脾养脾?
在饮食方面,宜多吃豆类以清热利湿,如红小豆、绿豆、扁豆等都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体内湿重,平日喝薏米红豆粥或薏米绿豆粥,可健脾祛湿。
健脾祛湿的小方:白术20克,茯苓15克,生姜15克,扁豆10克,山药10克,水煎汤服用。
穴位除湿:可以按揉承山、丰隆、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穴,也可以在这些穴位进行艾灸调理。
来源:杨不痛风-杨艳春大夫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