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庆,我们请启功老先生题了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匾额,用大理石镶在校门上边。启功老先生写的那个医就是“毉”,繁体字。贴上去不久,来了个自称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人,说这个字违法。最后生生地把这两个字敲掉,从启功老先生其他的字儿里面找了个“醫藥”贴上去。你们不觉得可悲吗?更有意思的是,2007年我出版了我的心血,叫《字里藏医》,解释汉字的。我说能不能给我出成繁体字竖排的?出版社说,这个违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法。我说我们现在是汉族统治吗?居然我用我祖先的文字出本书还违法。2011年,台湾的一个出版社发现了我这本书,通过厦门中图公司买了版权,在台湾出版了竖排繁体版。这本书去年被《中国时报》评为十大好书之一。
我建议大家学中医的话先认繁体字。简化汉字基本上把中国文化抹杀了大半。有人说你危言耸听,来咱试试啊。
脏,五脏六腑的“脏”。这个字还念zāng,所以现在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那么多,肿瘤那么多,我说这汉字弄的,把内脏都弄脏了,看见这个字你就觉得很恶心。它从哪来的呢?他把两个字合并成一个字了。“臟”,这是古字,或者连月都不带,“藏”,这是我们古字里的脏(zàng)。“髒”,这念“zāng”。读古书的时候这俩字分得清清楚楚。
再看一个字,溪。中医有很多穴位叫溪,比如太溪,比如小肠经的第三个穴位后溪。我们学针灸的时候就问老师了,什么叫太溪呢?很大的一条小河?解释不通啊。老师说这古人起的名我也不知道。从哪简化来的呢?“谿”。它跟哪个字相对的呢?“谷”。《黄帝内经》讲了:“肉之大会名为谷, 肉之小会名曰谿。”就是说在肌肉丰厚的地方有个接缝,很宽的一道沟下去叫谷,很细的一条窄沟叫谿。它讲的是气。
汉字可以简化,简化可以作为民间书信啊,俗体,而作为严肃的官方的东西,代表你本民族智慧的东西,怎么随随便便就简化呢?!另外我告诉大家,繁体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从甲骨文、金文还有各种书体的变换,流传到现在,自然有它的道理。繁体字基本上六个要素: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指事。这叫汉字的六书。就是说繁体字你看到以后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全息的画面,这是中国人高于那些拼音文字民族思维的最大特点。搞拼音的人都是单向的逻辑思维,认死理的,会患上逻辑强迫症的,1加1就要说等于2的,你说大于2小于2他要疯的。可中医1加1有100种可能。我在美国讲这些东西要用英文翻译汉字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我们的祖宗是那么的高明。
比如“靈”。描述了一个巫,以口念咒语,然后沟通天地祈雨而且雨下来了的过程。中医说到最后是用心去体会,汉字简化以后把所有的心全砍了。 “愛”,有心吧。现在爱你还用心吗?“應”,啥字?我们现在的“应”有心吗?
再比如“頭”,头为什么带个页?“頸”、“項”是不是也有个页?颜面的颜是不是有个页?为什么?这个页在这发音“泄(xiè)”,指的是头颅。所有跟头颅有关的汉字都带着这个“页”。所以我建议大家去认字儿不为过吧?
认字以后要识字。
中国古人说话言简意赅,没有那么多废话。为什么?刻个甲骨、刻个竹简多费劲,能用一个字说完就不用俩字儿。这是我们古人的高明和严谨。白话文什么意思?我们哄小孩儿,穿鞋不说穿鞋,穿板板;吃饭不说吃饭,吃饭饭。啥意思?对幼稚的人就要用幼稚的语言。白话文就是把高级的语言变成幼稚的语言。把近意字放在一块儿用,啰里啰嗦的。这啰里啰嗦还不可怕,怕的是用着用着就产生歧义了,最后搞得大家不知道这字是什么意思。
比如,“穷”。什么叫穷?没钱。为什么咱们现在会这么想?是因为“贫穷”这俩字一块儿用。真正古代讲没钱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叫“贫”。穷是什么意思?穷是走投无路的意思。山穷水尽;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什么叫穷寇莫追啊?没钱的敌人别追?是当人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是会负隅反抗跟你死拼的,所以你要围三缺一给人留个出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什么意思?按照我的理想我都走到走投无路了仍然不放弃。现在你拿白话文去理解古人:我没钱的时候我也……现在都认钱了。
再比如“走”。古人说的走就是跑。什么叫走狗?是running dog,不是那散步的walking dog。走狗就是那个屁颠屁颠跑着给你办事的人。“扁鹊见桓侯而还走”,转身就跑了。这才符合那个语境。
以前陕北大生产的时候排个剧目叫《夫妻识字》。我说不对,那叫夫妻认字。认是指具象,能指认。把犯罪嫌疑人往那儿一摆,这人你认得不?认得。那你了解他么?什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啊?那就是说你对这个人认而不识。识是什么?识是高度抽象对本质本性的把握,它不指具象。“等闲识得春风面。”你把春风给我指一下,指认不出来了吧?但是我能感觉得到。“天下谁人不识君。”我没见过你但我了解你。自打我们这个《黄帝内经》播出以后,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到哪儿一提,哦原来你就是讲《黄帝内经》的那个人,哦,就了解我了,起码我是个热爱中医的人。
你认得这个字儿,经过这么多年浅薄的白话文的推广,导致你不“识”这个字。所以我说咱现在吵架都没法吵,貌似我们说的都是汉语,用的都是汉字,但你表达的是你的意思,我是我的意思,或者我作为一个老师想表达我的意思,到你那儿成你的意思了,最后没学好还说中医有问题。所以我建议大家每碰到汉字的词的时候,求求你想一想,把它给分开,一个字一个字去识。
举个简单例子,咳嗽。什么叫咳什么叫嗽?第一,我们应该承认,这俩字是有区别的,不然古人为什么造出这俩字?第二,区别在哪?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美国讲中医的时候,把咳翻译成cough还是把嗽翻译成cough?这俩有什么区别?然后我就去翻字典,咳,咳者嗽也。再翻嗽,嗽者咳也。男厕所在哪儿?女厕所边儿上;女厕所在哪儿?男厕所边儿上。没办法再往下深究了。为什么要深究?作为一个医生,要知道每个症状的病机是不一样的,病机不一样,治则就不一样,用药就不一样。我们不是为了研究字而研究字。我们上大学时候说,有痰叫咳没痰叫嗽。但咳也有干咳,你说有痰叫咳,那干咳叫什么?你说没痰叫嗽,京剧老生出场之前都要痰嗽一声,那是干嘛呢?中国人把这个症状分得很清楚:如果你是通过气管的震动,把气管里面不干净的气体、黏液、痰排出来,这叫咳;通过逆向运动把食道和胃里面的黏液排出来,那叫嗽。所以咳是肺的病,嗽是胃的病。所以我们中医说治咳要治肺,治嗽要治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再一个:疼痛。翻译成英文:pain、suffering、ache……很多。没有一个能解释出它俩的区别。张主任研究诗词音律,点了我一下:汉字发音有阴阳,一声、二声往上挑,属阳,三声、四声往下坠,属阴。所以中国人把尖锐的、烧灼的、开放的感觉称为“疼”,把封闭的、沉闷的、阴寒的、闷重的感觉叫痛。阳性的,冷冻疗法,敷个冰块,里面有个“冬”;阴寒的,用开通疗法,有个甬道的“甬”,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还有俩字儿:身體。经常有人问我:“徐大夫,我锻炼身体好不好?”我说你是锻炼身呢,还是锻炼体呢?“啊!这有什么区别?”人活到四五十岁居然连身和体都分不清楚,白活了吧。请问这里有白活的没有?
身是身躯,躯是躯干,体是分支。谁重要?什么叫四体不勤?不就是说你胳膊腿不动嘛。那没有胳膊腿的人还能不能活啊?当然能。那天电视节目采访一个圆葫芦人儿,就一个脑袋一个腔子,没胳膊没腿,能活呀。“毒蛇噬手壮士断腕”,对不对?那请问您是健身呢?还是健体呢?是本重要还是末重要?但是我们所有的健身房里边都是在健体,多少猝死在那儿发生。当气血不足的时候,人的本能肯定要牺牲末梢血液循环,让血液留在躯干里面,这是本能的自我保护。结果一帮蠢货,强迫自己的气血往四肢流,最后躯干里没血了,猝死。爱立信的CEO死在健身房;前些日子足球运动员陶伟死在宾馆。为什么死在宾馆?他喝完酒以后去快走,说要把这个酒精分解掉。人喝完酒本来心跳就快,你再让血往四肢流,心脏受不了,只能崩溃。所以我说这种人为什么死啦?因为不识字。建国以后都是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结果呢?身子全被掏空了。为什么锻炼胳膊腿啊?有观赏性。什么叫健身?内家拳健身的第一步就是站桩,胳膊腿不动,跟个树桩一样在那站着,然后所有的五脏六腑开始调整,胃肠开始蠕动,开始打嗝,开始放屁,这叫健身。《黄帝内经》讲独立守神,神的根儿在自己的身躯里面。
隔行如隔山。医这个行业,不论中医西医,它的复杂性和变化都是很难驾驭和把握的。你想学上几年医就去治自己的病或者给别人治病,很难。但还有一句话叫隔行不隔理。不论你是做什么行业的,你要给我讲清楚你治病的思路和道理,这个咱们是可以相通的。所以学中医文化,不见得大家非要变成医生,但是要变成一个明事理的人。这样你将来得了病会有一个辩证的态度,有一个从正反面看的态度,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看法。现在很多人就缺乏这种素养。
再说个最常说的:消化。病人一说:“徐大夫我消化不好。”我说你是消不好还是化不好?
消是物理变化。吃块冰,嚼吧嚼吧,咽到肚子里变成零度的水,再变成跟体温一样的水,这个过程就叫消。吃块猪肉,嚼嚼嚼,到胃里研磨成肉泥,它还是猪肉,这叫消。吃馒头,吃面条,这都叫消。但是你吃一口馒头到嘴里它突然变成甜味儿的了,这叫化学变化,淀粉多糖变成单糖,你才能尝出甜味儿。所以化是化学变化,是在消化酶的参与下,把猪肉分解到最基本的氨基酸的单位,为它变成人肉做好了准备,这叫化。庄周化蝶,人变成蝶,这叫化;吃猪肉长人肉,这叫化。简单地说,消的过程是口腔的咀嚼和胃的研磨为主,所以不消往往是狼吞虎咽或者是胃病;而不化往往是小肠的问题。我们的消化酶一般都在小肠里面,包括胰液、蛋白酶、脂肪酶、胆汁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所有的这些质的变化都是在小肠完成的。小肠又叫赤肠,所以说人应该有“热心肠”。小肠温度一低,吃进东西就不化。不化的表现,第一个就是过敏,西医分析叫异体蛋白。喝进牛奶为什么就有人拉肚子?因为不化。
小肠温度不高,这是个大问题。你看我们现在喝冷饮,穿露脐装,吹空调,搞得自己都是“心寒齿冷”,纷纷得怪病。所以你说消化不好,我要把你分得清清楚楚,消的问题我去治胃,化的问题我去治手少阳和足少阳、胆和三焦。
最后举个例子:膾炙。有个成语叫“脍炙人口”。什么叫脍?什么叫炙?脍这月字边是肉,炙这火上头也是肉。脍和炙都是肉,肉和肉有啥区别?告诉大家,脍就是生鱼片。古代人也吃生肉。孔子说“脍不厌细”是什么呀?吃生鱼片的时候切得越细越好。辛弃疾说:“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就是说到秋风起了,鲈鱼下来的时候,我这官我不做了,我回去吃我的生鱼片去。但是生鱼片是生冷的东西,不好消化,所以生鱼片怎么吃?第一要沾芥末。我们经常说“葱辣鼻子蒜辣心,芥末辣得鬼抽筋”,它是振奋三焦的阳气和元气的,能提高“化”的功能。第二,生鱼片的底下都有一片绿色的叶子,中医叫苏叶,其性辛温,能解鱼蟹毒。很多人吃了河鲜或海鲜后会过敏,荨麻疹,或拉肚子,中医认为就是中了河蟹毒的表现。用苏叶裹着那东西吃,就解毒了,就不会得病。如果你已经得了荨麻疹或者上吐下泻,赶紧煮一锅苏叶汤。第三,生鱼片盘子上都有白色的萝卜丝。干嘛的?消食化积。最后还有一碟红颜色的姜片。你看看,吃一个生冷的东西要配四个辛温辛热、消食化积、解毒的东西。有一个治疗寒痰哮喘的方子,叫三子养亲汤,也治食积不化,里面有白芥子、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的根就是做芥末的那个东西。苏子的叶子叫什么?苏叶。莱菔子的根叫什么呀?就是那白萝卜。所以吃生鱼片的那三种食材,其实就是我们中医化寒痰的药材。你说中国人的药和食分吗?这么吃饭能不健康吗?可你看看现在,上一碟生鱼片,里面哪有苏叶?拿个塑料片当装饰。我们吃螃蟹都要弄上姜,放上醋,放上黄酒。现在是冰镇啤酒加螃蟹,我说你不得痛风谁得痛风!没文化真可怕!
日本把学到中国唐宋的文明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现在听了我的课,谁再说生鱼片是日本人的,我跟你急。日本人的特点,轴。你什么样我就什么样,不带变的,不耍小聪明。日本人研究《伤寒论》,把113个方子分析得清清楚楚。但日本人不懂得背后的神韵,他就研究字数,比如说甘草出现了多少次,生甘草出现过多少次,生附子出现过多少次,炮附子出现过多少次。读书要这么读就读傻了。中国人讲的是意在言外,给你这些字是一个引导,让你去体会。有一首诗:天下文章数浙江,浙江文章数我乡,我乡文章数我弟,我给我弟改文章。你要按字去推,有哪个字说“老子天下第一”了?没有。四句连在一起背后产生的意境,这是其他民族掌握不了的。
炙是什么呀?烤肉?烧、烤、炙都是有区别的。烧是放在火里,直接跟火焰接触;烤是利用火焰外围的辐射热;炙是用火焰顶端的热。炙了以后一些水和油都能出来,你吃一个油煎的牛排半块儿就饱了,可是吃炙的肉你能吃好几块。为什么呢?炙的肉稍微有点儿黑,是苦味的。我们都知道饭焦能消食,烤肉那点儿黑也能消肉积。因为肉本身是有咸味的,而苦能泻心。这就是我们中医的文化。
所以学完汉字你再去读古书,不由得不尊敬古人,不由得不反思自己活得太糙。
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知”。知的汇总叫“智”,这是学中医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在意识层面上对中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个了解远远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你还缺乏“慧”。
智和慧有什么区别呢?这就说了中医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一直当做唯心主义去否定的一个东西,也就是带心和不带心的问题。我们都说五脏六腑,其实是六脏六腑。为什么叫六脏六腑?因为心有两个,一个是手厥阴心胞,另外一个是手少阴心。
心胞跟心有什么区别?所有的脏腑都带一个肉字边儿,“胃”底下是个月;“肾”底下是个月;“肠”边上是个月;三焦的“焦”,繁体字也带肉。那心胞呢?我们教课书上解释说心胞是包裹心的那层脂膜,就是病入膏肓的膏肓。为什么现在中医传播不出去,就是因为翻译中医书的人就不懂中医。我告诉大家,心胞是指肉质的心脏。这里面只有一个字不带肉,而这个不带肉的心,是指脱离了那个肉质器官的形而上——神。
中国人讲心和神从来是不分开的。禅宗有个故事:风动幡动。有个小和尚说风吹旗子动,另一个说就是旗子动。争了半天,师傅出来说是你们的心在动。好多人听故事一下子就跳过去了,没有深入思考。谁让风动?地球自传。谁让地球转?太阳。谁让太阳发光?银河。银河为什么也在那儿转?宇宙……倒到最后,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学说。神的意思是引申万物者。这不是我说的,是《说文解字》说的。什么叫引申万物?宇宙世间万物都是从那儿来的。翻译成英文,造物主,应该就是God。中国古代可是叫神州的啊!所以小和尚的师傅出来说是心动。也就是说,讨论世间万物的存在以及运动方式,倒到最后应该是神。所以中医讲心藏神。
还有一个字叫“意”。我们说“祝你称心如意”,“祝你万事如意”。心和意是不一样的。
还是一个禅宗故事:有个小和尚在庙里长大。有一天被带到城里,看见了姑娘,就问师傅:“师傅师傅这是什么啊?”师傅说:“这是老虎。老虎要吃人的。”晚上回庙里以后,小和尚翻来覆去睡不着。师傅问:“你干嘛呢?”小和尚说:“我想老虎。”人的天性本能,男人去喜欢一个女人,这是本心。师傅教他女人是老虎要吃人,是后天培养的意识。小和尚之所以辗转反侧,是因为心和意在打架。我们现代人活得痛苦的原因也是如此,后天接受的教育和本心是相违背的,于是在人前装一套,回到家里另外一套,心理素质差点儿的就会崩溃。所以称心的往往不如意,如意的往往不称心。如果顺从本心的话,将来活得舒服一点。但我们现在活的都是意识层面,做给大家看的。一些女同志穿的衣服不健康,我说你能不能把那个紧身衣、束身衣脱了,冬天你能不能别穿裙子,这样你会舒服一点,健康一点。她说别人觉得我好看我才舒服。
我们现在的中医教科书把心藏神的“神”翻译成mind。这个不对。mind是意,是可以变的。Make up your mind,change your mind。但心是与生俱来的,不可以变的。好多人活到死也不知道有两个“我”,一个是与生俱来的,一个是后天塑造出来的。你出生在巴勒斯坦,就有可能想做人肉炸弹,那是后天教育出来的。
一个姑娘找对象,她找的是谁能让她怦然心动。而姑娘的妈妈替她找对象,动的是“意”,她要考虑这个男孩收入怎么样,有没有房子,结没结过婚,如果离婚了有没有孩子。这都是后天意识层面的事情。但是合丈母娘意的,往往闺女不动心;闺女动心的,往往丈母娘不满意。很多家庭悲剧就这么发生了。有些人没学好钢琴非逼着孩子学钢琴,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结果孩子会很痛苦;有些人到爹妈死了以后才去选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些人在退休以后才找到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
能活得完全从心所欲很难,我们只能在心和意之间尽量找一个平衡点。你要是说完全为了爱活着,你就不要结婚了,结婚完全是后天意识行为,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所以要找平衡,要了解自己。
以上“认识知”三个字还是意识层面的东西,离学好中医差了最关键的一步:动心。下面三个字就进入了“慧”的层次——觉、感、悟。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