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在1475年说的,他在一本书里写到:“是药三分毒。唯开胃无毒。盖开胃者排毒也。”我个人的理解,这句话主要有三层意思,结合中医思维来看。
01 没有绝对的毒,也没有绝对的补
第一层意思,中医思维之一:中医以人为本,人不同,阴阳相对你就不同,万事万物与你的关系就不同。
人健康的时候,身体的阴阳是很平和的,一旦生病,平和状态就会被打破,就会产生偏性。如果我们把那个平和状态假定为0,0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很平和非常健康,没有阴阳失调的状态。人在生病后,阴阳就产生了偏性。假设,你身体正好偏性为+7,很热,那么大黄、石膏这类偏性为-7的寒药(只是举例),对你来说就是仙丹,可以让你身体回归到0的健康状态。而另一个人,身体的偏性是大寒,那么附子这类被大众认为的热性毒药,对他来说就是灵丹妙药,能救命。相反,如果热证用了大热的附子,热上加热,寒证用了寒性的石膏大黄,寒上加寒,那这些药,又变成了毒药。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寒热角度来理解。
所以,“是药三分毒”,意思就是药的偏性较大,要么正分要么负分,那偏性就是我们常说的毒。假设治病,需要的就是药的偏性,如果正好把人偏性纠正了,人就会恢复健康。反过来,如果没用对,把你打得更偏,那就是中毒。所以,很重要的一点,那些国家鉴定说没毒的药,也不能随便吃,开始说了,只要是药,就有偏性,药为什么不叫做菜不叫做饭呢?就是因为偏性比日常食物大,不适合当饭吃。
太医刘纯也说:“药以去病。非养人也。故人食之不受。谓之三分毒矣。”即,药物不是人体生存必需的食物,而只是用来克服疾病用的;也正因为如此,没病不吃药,哪怕是钙铁锌硒维生素之类的保健品,或者是阿胶、鹿茸、西洋参等等。中医认为,最好的补品,就是正常吃饭、正常睡觉、合理运动,我们日常食物的阴阳之气是相对最平和的,正常吃饭就是补,晒太阳就是补,别熬夜早点睡觉就是补。
另一方面,如果生病了,只要是方子对症,哪怕是所谓的毒药,该吃就得吃,也就是所谓的“以毒攻毒”,不要听药房的人恐吓你,说什么吃死人之类的话。
现在的人经常有这种情况,平时不注意生活习惯,而且乱吃药,无论是西医补钙补维生素的,或是中药补血、补气的,总觉得不补点什么身体就不健康,有一些卖药的也很热情,一去药店就有人来推荐,也不管是否真的对症。不是贫血就一定得补血,不是气虚就一定得补气,很多人是因为身体有淤堵,有寒,有湿,有痰饮,或者寒热互结等等,困住了你身体正常运转,影响了造血养气的能力,我们需要的是去解决这个源头,不是一味地吃补品,如果没吃对,往往会加重身体的负担,更加糟糕。然后去找医生看病,首先这医生得有真实水平,开了一个药方,里面附子是50克,结果药房的人开始“规劝”,说“附子有大毒的,这么多!要吃死人的!”病人又回去问医生,这药是不是开错了,药房的人说有毒,不能吃,医生很无奈。我家人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附子,在现在的《中医药典法》里面上限用量是15克,说是超过15克会毒死一头牛,西医检测,里面有什么物质达到多少量会让人中毒。但李可医师治疗癌症上万,很多危重病人医院都放弃治疗了,到李可那里,附子的量用到了200克以上,把那些人救回来了。
为什么李可用了那么大量病人死而复生,牛却毒死了呢?一些人却中毒了呢?
还是开始说的,人不同,药对人的影响就不同。那个牛体质很阴寒吗?人家可能一身牛气阳气足得很,你却给他吃附子这种大热的药,把它吃死了,是药的问题吗?而李可医师所用附子的那些病人,都是经过详细辩证后,确认需要附子的,那时候附子的毒,其实也就是附子特殊的偏性,把那些病人的偏性给纠正了。
所以, “毒药”“补药”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适合你的,哪怕毒药,也是仙丹;不适合你的,哪怕补药,也是毒药。这其实就是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没有绝对的毒、没有绝对的补,关键在于,谁吃?
再贴近生活一点说,如果你身体偏寒,而且湿气很重,那么每天八杯水对你来说就是毒药,为什么?因为这个水喝下去,需要身体的能量去把它转化为我们身体可用的津液,不是喝下去身体就能用了。当身体寒湿的时候,喝下去的水太多,而身体转换水的能量不够,那多余的水,就变成了你的负担,给你增加了更多的寒湿。这增多的寒湿,不就是喝水中毒的结果吗?
上面说的,是“是药三分毒”的第一层含义,也是我们常见的认识误区。
02 脾胃中气,后天之本
第二层含义,中医思维之二:脾胃是后天之本,中气不可轻易损伤。
中医的脾胃概念大于西医的脾胃概念,西医主要就指脾胃这器官,而中医讲的脾胃,除了那有型的器官外,还包括无形的能量,即中气。如果我们吃了一个东西,无论中药西药,补品或者什么食物,觉得胃口下降了,越来越没食欲。在中医里面,就叫“中毒”了,也就是伤到我们后天之本-脾胃中气了。
这个点说起来很简单,但很重要,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特别是有些药,完全看不懂成分,医生开给你,你越吃,“食欲”越来越差,都没有饥饿感了,看见什么都没胃口。结果吃药吃到最后检查出大问题,这是很糟糕的。最开始医生可能告诉你,这是正常的副作用,但从中医来讲,就叫“中毒”了,建议你换个医生再问诊一下。这样就不必等出现心肝脾肺肾的实质性病变,再惊呼药物中毒了,那时候就晚了。所以其实中医有很多检查方式比西医更灵敏更有前瞻性,但说起来太简单,就是常识而已,没点难度人们就觉得不科学,什么叫科学?科学就是真理?这个概念的定义本身就有问题,很有误导性。我们开始讲过,脾胃中气是后天之本,十分重要,以伤害脾胃为代价的治疗,非常不划算。
03 药物配伍很关键
第三层含义,相对偏专业知识一点,讲的是药的配伍问题。有时候某药物的偏性太大,需要用其他药稍微反佐一下。或者它作用的地方较多,比如它会作用于我们身体里的A B C三个部分,但是,我们只需要它A的部分,B C 部分不需要,这个时候,我们就得用其他的药和它配伍,也就是组合在一起,把BC部分对冲掉,避免产生我们所谓的副作用。这只是类比,理解大概的意思。怎么用是需要医生来把握的。
为什么我认为学医之人要好好学经方,也有这个原因。经方用的方子,大多都取自于《伤寒杂病论》《千金方》这类经典,然后根据需要,很严谨地少量地增减,这些书里面的方子,都经过了上千年世世代代临床验证,配伍十分讲究,只要用对了,对人不会有什么副作用。而另外的医生虽然有些也会用里面的方,但拿过来后,这里改改,那里减减,再加七八上十味药,完全改变了原方的配伍,是否那么安全,就不一定了,得看医生的水平。
关于药物的配伍,其实我们生活中做饭就会用这个思维,比如想吃辣,但身体受不了,所以就加点醋,因为酸性可以收敛辛散的味道,然后再加点白糖,因为甘甜的东西可以滋养脾胃,吃下去就觉得更平和一些,不会觉得胃火辣辣的很难受。这其实和用药配伍一个道理。一个优秀的厨子,如果懂得把食物对应不同的人合理地搭配,就算得上半个医生了。
来源:慧爱行舍公众号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