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收藏本文

徐文兵老师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有的一个诊疗思路,是中医天人合一,因人因时因势治病的典型代表,利用长夏天地阳极阴生之时,藉助人体肉腠开放之势去根治一些陈年冷疾。

所谓冬病,顾名思义,乃感受冬气所致之病,就是在冬天感受寒邪湿邪,且深留体内,迁延不愈,进而形成的陈年冷痼。

隆冬时节,水冰地坼,昼短夜长,冬气冰冽刺骨,完全不同于春夏和风,最易伤及人体阳气,《伤寒杂病论》写到:“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则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病者,以其最盛杀厉之气也。”冬季本应是收敛闭藏的季节,然而一些人不慎起居,违逆天时,不顾自己的体质去晨练冬泳,为了所谓的美丽穿着暴露,被寒邪湿邪侵入体内,导致发热、咳嗽、哮喘、腹痛腹泻、骨节疼痛、痛经等一系列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截断病程,则病邪继续深入加重,久之转为慢性,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肠炎、溃疡、慢性肾炎等疾病。这么多纷繁复杂的病名在中医看来其实都不过是寒邪未尽的种种表像而已。不仅如此,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发现,许多被诊断为抑郁症等情志类疾病的患者,纠其根源,乃是许多年前的一次感冒受寒没有痊愈,或者是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生滥用抗生素所压制。所以,冬病之危害如此,避之不可不慎!

然而,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如今冬病已经不再是冬天的专利。现代的制冷技术使得空调和冷饮随手可得,许多人成日生活在人造冬气之中,屋外盛夏,屋内秋冬,尤其是地铁里的空调大得让上班族们无处遁形,而这种室内外温差又大大增加了我们受寒的机会。也给“冬病”提供了比冬天更好的发挥舞台。冬天人的腠理闭合,寒气要想侵入还需要找准时机趁虚而入,而夏天人的毛孔腠理开放,很容易被那些反季节的冬气钻了空子。我曾经讲过,骑摩托车的人得关节炎都是在夏天,因为冬天的时候他们都知道天冷需要穿厚一点,夏天反而掉以轻心了。正所谓“上工治未病”,面对这样的虚邪贼风,若不能做到避之有时的话,那便是冬病夏得,还何谈冬病夏治?。

谈完冬病,接下来谈谈如何夏治。夏至之后,阳气到了极致,阴寒开始萌动生发,人的毛孔腠理大开,整个身体处于一年之中最通透的时期,此时高明的大夫就会利用阳极阴萌的这个势,因势利导,针药艾并施,使正气深入经络里支和脏腑,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而那些以往“针之不及,药之不达”的痼疾也就豁然而愈了。

目前一提起冬病夏治,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三伏贴。如今三伏贴炒的很热,广告铺天盖地,其实三伏贴并不是秘方,处方是公开的,是以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生姜等药作为基本处方,根据不同病症加减的一个敷贴方。如果用药敷贴得当,对一些陈旧的寒性疾病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但三伏贴并不是冬病夏治唯一的,人人都适合的方法。中医的精髓和可贵之处就在于因人而异,因天地制宜。中医之所以保留了导引、按蹻、砭石、针刺、艾灸、中药六艺就是为了针对不同的病人病情加以施治。目前这种一到头伏就满城排队,不问病情就贴三伏贴的情景,既不利于病人康复,也不利于中医的发展。

对于冬病夏治,其实有许多不错的方法。针刺和中药作为中医疗法的主力军当然可以用来排泄寒气,温暖脏腑,但这需要专业的医生来诊断定夺。这里主要说说艾灸和导引。 

艾灸 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若论功效之妙,首推艾灸。因为冬病的根源是寒湿内阻,艾灸是最好的补阳扶正祛寒湿邪的方法。《本草纲目》:“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屙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艾绒燃烧辐射出的热能,其频率、波幅与冬日的阳光最接近,易于引起人体的共振,因而渗透性、穿透力最强,远非频谱仪、木炭所能比。正是这种利用穿透力,配合三伏的时间窗口,再加上施灸者对于经络吸感的把握,使天、人、艾三者形成合力,则阳气如顺水行舟,通透经络脏腑,直达寒湿所伏之处。更难得的是,艾灸手法虽有许多的讲究和技巧,但是大家通过学习和练习都可以掌握应用,有道是:“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也说明了艾灸的亲民性。

艾灸虽功效显著,但是其特点在于从火从久,治疗时间长,对施灸者手法也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受到场地的限制。另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晒太阳,中医称之为天灸,足太阳膀胱经贯穿人体后背直至脚趾,且最易吸收太阳之气,所以大家不妨选择早晨或上午阳光温煦的时候,找一个避风的地方晒一晒后背,静心体会阳光温暖渗透的感觉,但一定要把头遮住,因为头为诸阳之会,是阳气最足,冬天都可以暴露在外的地方,如被暴晒,则会引起火上头,表现为烦躁,血压升高等上火症状。另外,请不要选择在午后毒日下暴晒。记住,冬病夏治最主要的原理是渗透而不是简单的加热,无论艾灸、天灸,其目的都是为了让阳气深入体内,把寒气透发出来,如果一味暴晒、妄灸,人的腠理会自我保护地收缩,热量留于体表进不去,寒气又出不来,形成“火包寒”,其实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中暑,如此则一病未去反添一病,一如《伤寒杂病论》里所提到的许多误治的案例。

除了灸以外,导引术作为一种极好的养生治疗方式,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导”指“导气”, 导气令和;“引”指“引体”,引体令柔。包括我们常说的站桩、易筋经、五禽戏等众多养生功法。有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现代人常理解为是要寒暑无阻地锻炼,磨炼意志。实际上古人讲的是练功,应该是炼精化气的“炼”。三九和三伏是天地阴阳走到极点转换的节点,道家提倡在阴阳交替、阴阳初生的时候静坐和站桩,这时候滋阴养阳的效果最好,就像道家提倡睡子午觉一样。天人同理,三伏天是站桩练功最容易出功夫,也是最能排寒湿之气的时候。许多人平时身上是热的,但只要在夏天练功不一会就觉得浑身往外冒凉气,有的甚至戏称自己像个空调一样。这就是原本沉积在骨髓、五脏内的寒湿之邪,逐渐地渗透到六腑,进而通过腠理、皮肤排泄出来的结果,寒气排尽,许多痼疾不药而愈,而许多隐疾也化为无形了。与艾灸相比,导引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求助他人,不受场地限制。老话说救急不救穷,艾灸所补充的阳气毕竟不是自己的,救得一时之急,只能起到激发和调动的作用。只有配合导引站桩,使自己本身阳气充足了,才是健康长久之道。

来源:徐文兵微博

微信打赏微信打赏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最后编辑于:2019/6/21作者: 中医学习笔记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如需联系作者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查找。 本站站长是一名中医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如有合作交流,欢迎联系我们询病勿扰。 文章内容如有帮助,感谢打赏支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arrow grin ! ? cool roll eek evil razz mrgreen smile oops lol mad twisted wink idea cry shock neutral s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