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收藏本文

医学初会—这些年来自学中医的若干体会(by @兰若的阵营是中医 )

想为中医写文很久了,以前是不知道要怎么写,后来有幸接触到JT叔叔的伤寒教学,思路才一点一点清晰起来,但一直又觉得火候未到,拖拖磨磨好几年,直到今天才尝试着来写写看这些年学中医的体会

【那些年走过的弯路】

五六年前,偶然自倪海厦医师的一篇文,笔者开始踏入中医领域,期间更是大胆参与网诊以身试药,笔者个人网诊经历颇为顺利,当时网诊的医师,问诊详细,一直用柴胡剂的加减给我调理体质,前后二个月左右的时间改善了我的经痛和经期先期问题,断药后,经痛问题改善但未断根,经期先期问题确实解决了。

在此之前,母亲也曾带我去沪上知名中医科陆续看过好几次,每次皆因服药一两个月效果甚微而放弃。后来母亲得知我竟参与网诊,帮我抓药方时,又屡屡被药房质疑附子用量过大,担心我为人所骗,便去大药行打听坐堂名医拉我去就诊。

就诊当天非常有趣,就诊前,我和母亲在逛街,吃了重辣的小食,还有奶茶,结果名医只凭脉诊就断定我肝火旺,需要泄火,两剂下去,泄到滑肠,所以我现在诊脉,摸到胃脉大异常活跃的,都要特别小心要弄清楚对方是不是刚吃过饭,一般来说,饭后两小时诊脉已是勉强,最好是进食后3~4小时。当然仅笔者一例,并不能说明网诊就是靠谱的,但这次曲折的就诊经历,让我体悟到中医的诊断是细致活,各方面因素都要考虑,马虎不得,不能过于相信脉诊和以往的经验,四诊全部过一遍比较保险。

再然后,不可避免得卷入到中西医拉锯战中,虽不参与网络争论,但总难避免和亲友观念抵牾。笔者有一个外科病房做的护士的闺蜜,得知我去参加中药自学考试(当时笔者只是一时兴起,想借考试来促成自己有计划性得去读医书),苦口婆心教育了一个多小时,让我别当中医——啊嘞?等等,虽然对中医感兴趣,但我并没有想过要从医啊!当时的动机一部分是因为效果好又省钱,一部分是为了伟大中医之崛起!(别装了,其实省钱才是关键吧!一v一)至此,人生教育暂告段落,闺蜜依旧千叮咛万嘱咐,主流医学都那么难混,你还要走旁门左道,简直就是飞蛾扑火的行为。还有哦,网上什么人都有,别轻信了。

自此之后,笔者也不敢再对亲友提学中医的事,被问起,也只说自己在研究中医养生而已。

再再然后的近两年,笔者因缘际会,有获得学习资料的途径,有老师把关,有同门同好交流,其中不乏正规执业的中医师,自然也学了那么一鳞半爪——眼看就是技痒的节奏,非法行医的危险边缘,幸好在公司给同事做中医培训时,被现实狠狠扇醒。

原本培训课上,只是讲一些中医养生理念,最多教用艾灸,不过还是避免不了求医问药之类的,继而发觉,很多人吃药不是为了帮助身体回归到健康正常的轨道,而是为了能继续“享受人生”。

虽然在笔者眼里,中医很厉害,但实在没有厉害到可以扭转自然规律的地步,如果说帮助人顺应自然规律是治本,那么帮助人逆抗自然规律就是治标(不排除阶段性治疗要先治标),所以执业医生都会有一个痛苦的抉择:病人的“享受人生”VS顺应自然规律。

然而现实环境下,从医人员根本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所以那些抨击医疗现状的外行,实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笔者一开始还很有爱心解答一个两个……五六个,再往后真心崩溃抓狂仰天长啸,自此以后对于培训课也不热衷了,只是为了年度绩效额外加分,才会讲一两节课,并会在课前再三声明在下才疏学浅,治病无能,只能与各位同事分享一些养生心得。至此,笔者也算侧面体验了一把执业医师的辛酸。

中医疗效明明那么强,但在现有环境下,选择中医执业反而成了一条艰辛的弯路,别说治疗观念与主流医学相左右,就连何为健康的饮食作息都和欧美营养学有很大分歧,不得不说,选择中医执业并坚持下去的都是能直面惨淡医疗环境的勇士。

至于自学中医的爱好者,要判别真传假学都要花费不少时间,所以走弯路也是正常现象,但以笔者经验来说,只要够谨慎,这些情况到也并不可怕,至于走不出来的——一个不够谨慎仔细的人恐怕本来就不适合学医吧?

【关于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难的原因诸多,笔者个人认为难点之一在于,在基础实践路线上,习惯把《内经》放进去做理论指导。

《内经》的层次过于丰富庞杂,既有最基础的养生作息理论,也有高深的经络理论,甚至还有神之级别的五运六气,作为基础实践的理论指导,实在不太适合。(内经感觉像是中医博导论文集)

就药学领域来说,笔者认为,应从《伤寒》入手。《伤寒》是一本操作手册,是一本运用基础构架在主观体感上的实用工具书。

而新医学——在此我用了一个“新医学”,就我个人看来,现在“西医”和古希腊源头的西医差别蛮大的,建立在解剖学上的近现代医学可以称为新医学。随着技术不断的突破,解剖层面也由宏观转向微观,新医学指向为,病变状况皆为肉眼客观可见(直接可见或是借助仪器可见)。

于是,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分歧,主观体感VS客观可见。

中医的主观体感不仅只局限于视觉,其实我小时候看西医,也不仅只局限于视觉,听诊器,按压诊断等等,可现在很多抨击中医的人,就是以视觉认知仪器检测为唯一标准的。否定中医的脉诊(触觉),问诊(病人主观感受)诊断方式。这种割裂事物间联系,完全否定主观能动性的思维,在我从小背到大的政治书里,好像是一种叫做“机械唯物论”的东东。用这种僵化的“机械唯物论”去评判中医,论证中医无效,应该是有哪里不对吧?

客观只是事物其中的一面而已,中医的四诊客观主观皆包含,又能验证治疗效果,且反复验证,能够反复实践验证的,不就是传说中的科学么?

举例来说亚健康,以新医学角度来说,仪器检测不出问题,没有治疗方案;以中医角度来说,脉诊,经络穴道,望病人神色,详细询问病人各自主观体感,或是没有精神,或是睡眠不佳,胃口不好等等。都可以归症,并有相应的治疗调养方法。

所以中医的入门,一定要先有一个概念,中医是如何诊断的,而疾病的归症,相应的治疗方式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个人认为,中医是很科学的。

仪器检测不了,只能说明技术还不够先进。

【试论中医药效】

以上,简单说了中医的入门体会,这段就来试着谈论一下中医用药的效果问题。

笔者略有涉及针灸系统,没下针,只会用灸,所以针灸,以及其体系涵盖的正骨按摩刮痧拔罐一概不论,只说用药。(PS:之所以涉猎针灸经络系统,穴位诊断也是一大诊断利器。)

中药的效果问题,笔者一开始也提起过自己以往的求诊经历,有些中医开方效果差甚至反效果,有些则很见效,这其中的差别,笔者大概花了三年时间才找到答案。(三年的时间听起来有些夸张,主要是因为笔者懒惰悟性差)问题主要可以归为三类:1.诊断出了问题。2.用药出了问题。3.以上两者都出了问题。

目前中医药学运用,存在了不少“以上两者都出了问题”这样的状况,以至于大家认为中医的治疗范围很狭隘,只能调养身体,改善慢性疾病症状而已。

从历史上看,汉朝到民国的各类方剂书、医案(明以后,日本的资料要拉进来一起比对),就可以看出,明朝以前是用药渐渐出了问题,清朝到现代则是两者问题并存。(PS:听说台大有在做这类研究)

用药的问题,大约从宋朝开始,以惠民署的方集来看,开方显然和先前的伤寒温病体系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原因可能官办的医疗机构开始普及(相当于现在的公立医院),以往的医疗方式可能已经不能跟上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伤寒的诊疗方式很精细,方剂处理要求也高,后面会提到),于是开始要寻求新的诊疗方式,比如,更注重脉诊,脉诊更精细化。(伤寒体系的脉法比较粗略)

脉诊的精细化的神奇诊断,现在的中医院里,也有比较高的概率碰到,会有不少人惊呼,那个医生什么都不问我,把个脉就知道我有哪些症状,太神奇了,太神奇(高八度音)!就是开的方子好像没什么效果哎……(叹气失望)

开方效果减弱,恰恰说明药方和症开始脱节,不再像伤寒温病体系那样一击必中。

到了元末明初出现了药物的归经理论,一直是中医内部大掐点:

正方认为归经理论窄化了药性,“牛药法则”更是让用药脱离了章法结构,效果当然变差。但反方认为,这是历史的进步啊,从此开业方便多,可以把处理不当容易出事的药都扔出去,然后就参考脉象按归经理论来一味一味开药,再加上引经药能开一堆,诊金药费双丰收,稳当又好赚。

(事实上即使加了引经药,药还是走不到它该走的地方,处理不了病症,所以用药的章法结构还是很重要的)

再往后呢,大家可能有比较听说过,温病伤寒之争。

引用JT叔叔的观点来说,到了现代,温病和伤寒再掐就不应该了,伤寒是病毒感冒在体内发展途径,温病是体内细菌感染途径,这两派明明是一个体系,应该相亲相爱,踏杀天下感冒。

关于伤寒和病毒挂钩,我个人赞同,但出去掐架底气不足(因为新医学还没给出足够多的数据,或者说他有数据也不敢给出来印证伤寒的功效,哼哼),不过温病和细菌感染的挂钩,这个底气很足,很多抗菌消炎药就是从中药里提取这个素那个素的,但这样的用法很危险,伤胃伤肝伤肾,没有中医方剂安全,一旦出了事情,明明是新医学乱搞,却都算在中医头上,说中药不好用,毒性大,这实在是天大的冤枉。

反观现在,不少中医院用仪器检验代替中医四诊,中药原材的品质降低,中药炮制这块儿工业化处理等等状况,为中医用药疗效蒙上了不小的阴影。

【中医版图之药学版图之伤寒温病体系】

以上,虽说现状不甚乐观,但是发现问题在哪里,反而能找到出路。如果症药脱节了,那就把它对上。如果中药原材品质下降,天朝地大物博,总是找得到品质好的药行,更何况很多药就是路边草,再不济,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如果炮制有问题的话,也能自己处理,这方面实在没什么太难的技术,顶多就是繁琐(比如九蒸九晒的地黄),不了解炮制的中医,笔者认为也不太合格哦。

说到问题最大的症药脱节,其实有一块儿是没有脱节的,那就是眼下被热炒起来的,伤寒温病经方体系。

经方,即指《伤寒论》里的方剂,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版涵盖有温病内容的《桂林古本伤寒论》,无论真伪,总之,作者透露了这么一个思路,伤寒温病是一家。

笔者就本着伤寒温病是一家这个角度来简单说一下伤寒温病体系:

1.伤寒温病体系一症一治,每一症都对应一个基本结构方,所谓基本结构是指,方内有若干最基本不能去除的药,且这些药之间有固定的配比。

2.伤寒温病体系症状分类很细,仅宋本伤寒就标注了389条,有些症状通用一基本结构方,有些则独用一基本结构方,宋本伤寒共载113方,如果再加上温病条辩的补完,个人认为,这个体系完成度是相当高的。

3.完整度高,对症精确度也高。各位同学,你是否正在为仪器粉来势汹汹的掐架而烦恼,这里就有百战不殆的无敌终极掐架武器——伤寒温病体系,我们中医人,不要去回应无聊的口水战,也不要参与新医学框架下不公平的擂台(比如高血压,按我们的四诊疗法,是可以归到不同的病症中去的,哪有可能一个方子包治全部新医学框架下归类的高血压),应该摆出我们的姿态,扔出《伤寒论》,冷艳高贵掷地有声地说:在严格按照伤寒温病体系一症一治的情况下,如果治愈率低于80%,我们可以当场把书吃下去。(神马,你说百分之80%治愈率低,请打听一下新医学的感冒治愈率再来说低)。

4.伤寒的六经辩证中的六经,和针灸体系的经脉不太一样,伤寒的六经不是点线面的结合,而是把身体分隔成若干空间,这种划分之间有不少还是重叠的,关键的是,与之相匹配的方剂,可以走到这个空间,产生疗效,至于是为什么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目前的技术水平还真无法解释,只是严格按照伤寒诊疗流程来,就是有效。想要体验这种神奇的空间走向的,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体验一下芍药类方剂。(虽然危险性小,但也要注意安全哦~)

5.伤寒诊疗方式精细。因为这个体系的脉法粗略,所以更离不开详细的问诊,怎问出病人的主观体感,有时真心是个坑爹活,个人觉得能把伤寒问诊练好的,沟通领域基本也能点赞了。

6.再者就是药的处理和药剂的处理了,伤寒体系对此处理是有一定要求的,虽然不难,但要教会每个病人,还要保证他们处理好,是不太现实的。而伤寒温病某些方子的确太具杀伤力,如果病人买了三帖药回家,只吃了一帖就好了,然后下次生病也不管对不对症,直接就吃,是很有可能会要了亲命的。

7.针对以上这种状况,汉唐时期,比较危险的伤寒剂,不少是由医生要煮好后给病人的,随着医疗机构的普及,煮药交给医疗机构处理,按照病情发展送药,从头看护到尾,已不现实,这可能也是历史上伤寒体系没落的原因。不过,技术发达到今天这个程度,这个问题到也不是问题,早在日本就出现了“科学中药”这种东西(简称科中),和我们这边的中成药或冲剂不同,它是直接用汤药低温浓缩加工成粉剂的(除淀粉成型外,无任何添加调味),目前日本港台都是作为处方药在用的。这就大大提高了经方的可用度,也降低了病人自己处理方剂的风险。

8.习惯了伤寒温病这样症方精确结合的体系,药学运用基础也就扎实了,对于进阶级别的杂病的症方对应,也能有触类旁通,有一定的辨别真伪的能力。

【中医版图之药学版图之杂病体系】

接下来要隆重登场的,就是中医最招掐的阴阳五行了。

这是什么玩意?——每当仪器粉(迷信仪器的只能叫仪器粉,不是科学粉)气焰嚣张的拿阴阳五行来甩脸时,您是否气虚心跳不知从何说起?

那么角色互换,我们去翻一堆冷僻的外星语状的现代医学博导论文术语、拉丁文术语甩他们脸上问:这什么玩意?!——相信他们一样也是张口结舌无言以对的。

于是,拿阴阳五行说事,根本就是拿着中医领域博导级论文,和非专业人士说,你看你们看不懂听不懂是在说什么吧,所以中医理论是一派胡言。那么反过来,非专业领域人士听不懂高端洋气的新医学术语,是不是也证明了新医学是一派胡言?按这样的逻辑,世界上所有领域顶级技术术语,是不是都因为非专业人士听不懂,所以就应该丢到垃圾桶里了?

当然,阴阳五行之所以招掐,也和其衍生的五脏辩证疗效不尽如人意有关,这块儿是症药脱节的重灾区。

五脏辩证,就其诊断方法来说,已经很完善了,尺寸关三部脉诊对应五脏六腑,再加上舌诊,看病人神色之类的望诊,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相信多数人都可以达到八九不离十的诊断水准。
说起五脏辩证的开方效果差,也算是比较无辜,因为千百年来,已经沉淀了大量有效验方,八纲辨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大家都很会说,也有了五行生克子母相传症药如何挂钩的理论雏形,但就是没有进行系统的存真去伪,如同伤寒那样梳理成工具书,汉代张仲景的金匮相当写了个引子,历代验方积淀,陈士铎傅青主为这个系统起了个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这个没有继续下去的“然后”,个人觉得应是现在中医界努力的方向,不少医师在大量的临床经验上,其实也能做到五脏系统的症药挂钩,整个系统简直就是呼之欲出,但可惜的就是欠缺梳理。

【切莫强行统一;切莫自贬身价】

这里开始是杂七杂八的结束语了。

先说说笔者自学中医时犯得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企图把用药体系归在一个框架内,甚至要和针灸归在一个框架内。

虽然他们最根本的理论、指导思想是同一个,但是在具体运用上还是各自有一套独立的操作系统的,强行融合在一起,恐怕也没有办法好好去用。

操作系统各自独立,应该是和治疗手段以及疾病性质等有关,针灸大家都是知道是引气,先不探讨气是什么,实际运用中,这个气的确是能被主观体感觉察到,并有存在着网线状结构的经络运行,按照经络去下针,也确实能产生验效。

而伤寒温病体系和杂病体系的用药,则是因为疾病性质而各自产生一套处理方式。

伤寒温病体系前面说了,可以踏杀天下感冒,无论你是病毒还是细菌,而有一部分杂病,是因为病毒造成的,用伤寒温病体系也是可以解决的(比如病毒性的肝病)。

五脏的症药系统则更多是脏腑(中医的脏腑概念比新医学宽泛)本身功能衰退病变,自然又是另一套开方系统。

再者是费用问题,以前接触伤寒,喜欢到处得瑟伤寒用药便宜,便宜是便宜,前面也说了,伤寒的用药体系对于药物方剂的处理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比起新医学,中医用药特点是“材廉工费”,不过近几年由于中医的热炒,引入主流医学体系后,原药材价格开始各种不靠谱,甚至有演变成实体期货的趋势。中药很多都是放得起的,囤药倒卖之类的,着实让人头痛。加入医保体系后,原药材价格也大幅上涨。(价格上涨本是应该,原本的价格过低了,但现在略过头。)

而“工费”则体现在,一是医生的诊断技术上,二是药物炮制上,再有个别特殊的药,可能医师自己要进货渠道,或者做一些处理,所以现在的我可能并不赞同,中医一味以“廉价”的一面示人,这么费人工的技术,起码也要收到各类仪器检测的三分之一吧?(三分之一是随口一说,既然中医四诊比仪器探测范围广准确度高,适当按仪器检测收费,应该也不算过份吧)

此外,中医也有贵价药。慢性疾病要得到比较好的疗效,是离不开贵价药的,即使是在经方的框架下,比如说党参实在不够力,就得找找类似伤寒论里那种人参,再比如哪啥(商业机密)纳气归肾的效果实在太好用了。一味廉价示人,可能会让求诊者产生心理落差,不过话说回来,即使贵价药,同一种病,也比起新医学用药便宜很多。

说起来,中医也是一个医生和药商能良好互动的领域,现在新医学,其实从医人员被药厂欺负得很厉害还不自觉,我们中医可是可以跟药房吼,你怎么进药的?这个药哦,我需要这样这样处理,麻烦您受累弄一下,药行以医术为导向。但同时由于中医复合用药的特点,药行也兼具批发性质,是可以独立于医疗机构,也可以把一些食物性原材卖给民众。医生收工费(超级人形检测仪+处方机),药行收药费,两边相对比较平等融洽,根本不用纠结分不分家的问题。

最后,笔者这篇体会还只说了中医版图之药学版图之伤寒温病与杂病,光是药学的版图还有很多其他领域,中医的其他领域就更多了,例如笔者一直认为是神之级别的五运六气,再比如中医情志方面的超级心理学,《内经》上展示了好多好多种可能性。足以成为一辈子的乐趣。

所以为什么会走下去,也不用笔者赘言了吧,望与同好共勉之。

来源:百度贴吧

微信打赏微信打赏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最后编辑于:2019/6/20作者: 中医学习笔记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如需联系作者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查找。 本站站长是一名中医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如有合作交流,欢迎联系我们询病勿扰。 文章内容如有帮助,感谢打赏支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arrow grin ! ? cool roll eek evil razz mrgreen smile oops lol mad twisted wink idea cry shock neutral s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