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收藏本文

夏季该如何养生?详解《内经》夏三月的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中所提示的养生大原则内涵天地之道,这个道即是真理。关于夏季如何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如此描述: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这个经典论述就是整个夏季的养生大原则,下面来简单分析一下:

夏季是天地气交的时间

天在上,地在下,天气向下,地气向上,即能交合,谓之气交。人居于气交之中,也就是说,夏季人最得天地之气。得天气则头脑聪明,智慧增长;得地气则身体健康,五脏平衡。

万物华实

人亦属于万物之一,人亦阳气健旺,精神外显。此时要欢畅起来,让精神向外透,让人气兴奋起来,这即是顺天之道。我们知道,冬天是万物闭藏的时候,那时万物阳气归根,所以天地之间生机泯灭,凄惨荒凉。与冬天相反,夏天却是万物华实的时候,此时阳气外散,天地之间生机旺盛,繁华茂盛。

夜卧早起

夏天可以稍晚点睡,但十一点之前还是必需躺下的。早晨争取睡到自然醒,天微亮时,人气随天气而上升,卫气自然出于阳分,眼睛睁开,人就苏醒了。睡足睡好,这是四时养生的关键。睡觉是阳气归根,越是夏天,越要睡好睡足,以使阳气彻底归根,否则,白天就会萎靡不振。

无厌于日

夏天太阳很大,很热,有的人就怕太阳,喜欢呆在空调屋子里。这样就逆反了四时规律了。我们还是要在太阳底下正常劳作,正常运动。太阳一晒,虽然热些,但汗出会来,这样人的阳气就升浮起来了。这是顺应天时的养生方法。夏天不能躲避太阳,否则就不利于养生。今时所见,不少人夏天完全不肯见太阳,或躲在树荫下,或出门还打着太阳伞,从四时养生来说,这是违反了《内经》的养生原则的。

夏天炎热,正好也是一年中所有生物生长的重要时期。试想,若只有春的温,秋的凉,没有炎热和寒冷,那就缺少了“长”和“藏”,而只有“生”和“收”了——若真的如此,人一年的阳气圆运动就不完整了,那人就不健康了,容易生病。可以说,夏天的炎热是人的健康的必要条件,我们绝不能排斥炎热,这样即是排斥健康。

虽然夏天晒太阳很不舒服,但还是要适当地晒晒太阳,好处多多。一方面,晒太阳能促进人体的阳气外浮,阳气外浮即能排邪,把体内郁积了一年的浊毒都通过阳气外泄而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人身五脏六腑在内而四肢在外。冬天阳气闭藏于五脏六腑,到了夏天,阳气向外疏泄而散于四肢,适当晒晒太阳,能让四肢多禀五脏六腑之气,有助于四肢更健康。如果害怕夏天的太阳,整个夏天都躲在空调屋里,这样的话阳气就不能外散于四肢,浊毒不能借出汗排出,人就会难受,进而表现为恶寒,无汗,或有周身紧绷的感觉;若四肢不能禀阳气,则周身关节容易出现不适——这些都是阳气不能外泄的表现。

使志无怒

怒应于肝,怒则气机上冲。夏三月人的阳气已经顺应天地而升浮,若再发怒,则阳气更浮,就会出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危险。再者,夏天由心当令。心当喜,怒亦伤心。

华英成秀

华者,美丽而有光彩也,繁盛也;秀者,植物吐穗开花也,茂盛也。夏季植物繁茂,鲜花盛开,这是天地阳气的显露。人亦当应之,人的阳气亦当在夏季显示于外,这是冬天的阳气闭藏正好相反。冬天阳气闭藏,当少动少出汗;而夏天阳气升浮,当多动多出汗。

使气得泄

夏天阳气最旺,旺则容易蓄积而为病。所以,夏天阳气当适当外泄,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气外泄时,会带出一些汗水。夏天多多出汗,这是好事,通过出汗来排出郁火,排出浊毒。若能配合适当运动,更可排出脏腑之间郁滞的深层次的阴浊水饮等代谢产物,有益于预防大病,特别是肿瘤。

若所爱在外

心生爱,人心有所动,则能有所爱,所爱在外,即心意向外。这与“精神内守”是不同的。夏天要把心神放出来,心主喜,心神外放,则人自然愉悦。爱为心之志,爱是正能量,爱即是善念。心之德在散。所爱在外,则心之德自然外露,这就顺应了四时规律。

夏气之应,养长之道

四时养生,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现逢夏天,当然要养长。养长要顺应阳气外浮的自然规律,使人的阳气向外向上升浮起来,这样就跟上了天地的步伐,人就能得天地之助,也才能健康起来。

逆之则伤心

夏天应于心,夏天养阳,即是养心。若夏天不能顺应天地规律以养阳,即是伤心。夏天为一年之中阳中之太阳,应之于人,心为一身之中阳中之太阳。夏天养阳,即是养一身的阳气,使阳气健旺起来。夏天不养阳,即是不养心。心失所养,心阳不旺,则心主神明和主血脉的功能下降,造成精神及血脉方面的疾病。

秋为痎疟

若夏天不能好好养阳,不能借炎热以透汗,不能及时排出体内郁滞的浊毒,等到了秋天,阳气开始收敛时,浊毒会再次郁滞于肌肤腠理之间,就容易造成痎疟。

为什么会发作痎疟呢?夏天暑蒸,阳气向外透散。若贪凉厌日,盲目追求舒服,就会导致汗孔闭塞,汗不得泄。热郁于内,舍于肠胃之外,经络脏脏之间。至秋天阳气收敛,闭其腠理,卫气郁遏,外无泄路,内陷重阴之中,鼓动外发,则成疟病。可以说,痎疟的基本病机是,阴邪闭束,卫气郁滞。防治之法,在于透汗,使营卫平衡,汗液得泄,阴浊得散,其症自消。

奉收者少

诗云: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籽。春天禀少阳之气而播种,夏天禀太阳之气而能长旺,到了秋天,则能禀少阴之气以收获。若没有夏天的长旺,如何能有秋天的收获呢?

庄稼如此,人亦如此。人有阳气圆运动,与四时相应。春则生发,夏则长旺,秋则收敛,冬则闭藏,形成一个圆圈。这个阳运动的圆圈越大越圆,人就越健康。反之,若越小越弱,人就越不健康。若夏天没有养好阳气的长旺,人体的阳气圆运动就有了缺陷,到了秋天自然就收敛无力,人就容易生病。

冬至重病

四时是一个循环,是一个圆运动。夏对应于冬。现在我们进入夏天,就要看到对面的冬天。若夏天没有养好阳气,进入冬天时,我们就可能会患病。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夏天阳旺,冬天阴寒,夏天不养阳,冬天就可能无力祛寒,阴衰阳盛,容易患病;另一方面,夏应于冬,心应于肾,夏天不养心,心阳不旺,至了冬天由肾当令,心火当能下温肾水。若心阳不足,不能下温肾水,则肾水偏寒而诸病自作。

总结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我们不妨用享受的心态去对待暑日和阳光。既然天热,那就享受炎热。在早晨或傍晚太阳不大时出去户外运动一下,跑跑步,出一身大汗。出汗时打开毛孔,让身上郁积的浊毒排出去,汗后再洗个热水澡,这样一身轻松,舒服之极。

来源:董洪涛微博​​​​

微信打赏微信打赏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最后编辑于:2020/5/8作者: 中医学习笔记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如需联系作者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查找。 本站站长是一名中医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如有合作交流,欢迎联系我们询病勿扰。 文章内容如有帮助,感谢打赏支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arrow grin ! ? cool roll eek evil razz mrgreen smile oops lol mad twisted wink idea cry shock neutral s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