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收藏本文

如何养好孩子的脾胃

在丰衣足食的今天,我们的家庭仍然对于吃这个问题充满了欲求不满和焦虑不安。今天咱们来好好梳理一下,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怎样才能养好孩子的脾胃,让孩子具备好好吃好好成长的能力。

不论时代怎样变迁,孩子常见的脾胃问题其实大体上并没有太多变化。一方面,在现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环境下还有不少都市孩子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很神奇吧?事实证明,是否贫血是否营养不良并不仅仅受外部食物供给的影响啊),包括但不限于:不爱吃饭食量很小,贫血,面黄肌瘦,生长滞后甚至出现五迟五软的情况(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专注力较弱,学习能力发展缓慢等等情况。

另一个方向的极端就是孩子营养过度,体重超重(超重有什么不好?爷爷奶奶们就喜欢超重的孩子,看着那么喜兴,可是您有没有考虑到孩子五脏六腑和骨骼肌肉血液循环的负担呢?),容易积食,容易发烧,容易鼻炎,睡觉翻来覆去,打呼噜或者张嘴睡觉,大便不正常,各方面发育过早,等等。。。。

同时还有不少因为脾胃不调和而引发孩子出现的其他貌似与脾胃无关的身心症状,比如易感冒易发烧,视力问题,睡眠问题,牙齿健康,大便问题,出疹子长痘问题,打呼噜张嘴睡觉,小动作多,鼻炎问题等等比比皆是。

现在的中国家庭早已不存在吃喝不足的问题,为什么养个孩子还是这么费劲这么多问题呢?正所谓新时代新问题。虽然物质水平和上两代人相比有了绝对的提高,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日常饮食中寒凉饮食的比例高。

自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都有了冰箱之后,寒凉饮食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显著增加,牛奶,水果,冰淇淋,酸奶,各种冷饮……大家知道人体体温保持在36-37度之间,这是有原因的,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化学反应生物反应都需要在这样的温度下才会发生,很多物质在这样的温度下才能合成。长期寒凉饮食,身体要消耗巨大能量先把凉的暖到合适的温度才能进行反应,这是指温度凉的饮食。还有我们中医认为的性寒饮食(比如牛奶和绝大部分水果),长期坚持饮食,更加会消耗脾胃阳气,降低脾胃的运化能力,甚至能让本来脾胃功能健硕的孩子逐渐变成脾胃功能弱的孩子。

过度喝水,甚至有的孩子发展为情绪性饮水。

所谓过度不过度是因人而异,每个人对水的需求量不一样。同样,把喝进去的水要变成你的体液身体要经过一系列的消化吸收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就要消耗能量。有的人喝多少水都不解渴,就是因为身体吸收转化水的能力很差,灌进去的水并没有能力成为身体体液的一部分去滋养该滋养的地方。如果坚信标准化的人均每天喝水量,而忽略自己身体给出来的信号,长期以往容易造成水病,对孩子来说,水饮身体消化吸收不了,会出现湿气过重水饮内停等病证,导致长期咳嗽总不好,长期流鼻涕,容易感冒,湿疹,水泡,易积食,便溏拉稀,没有活力不爱动,懒,严重的还会过早出现心脏问题和糖尿病症状……

吃得太多太丰富,肥甘厚腻。

大人给孩子喂养得太多太杂,生怕孩子饿着,生怕孩子漏掉什么没吃过的珍奇美物。脾胃天赋异禀再好的孩子也经不起长期这样喂养。假以时日,脾胃,肝胆和肠道负担都很重,各种看得见的毛病就开始出现了

饮食节奏有问题,更多的是饮食无节。

完全没有节奏,面前有吃的就吃。孩子一天到晚不分时候都在吃,要不就是该吃饭的时候吃零食,要不就是晚上睡觉前还吃很多,尤其现在孩子学习晚了还吃不少夜宵,整个消化系统不但工作负担重而且节奏是紊乱的得不到休息

精神高度紧张。

现在的孩子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家庭学校对孩子要求比对大人的要求还要更多更高更强,日程紧张程度堪比国家领导人。长此以往,孩子严重肝郁气滞,抑制生命力,更加克伐脾胃,影响到整个消化吸收系统,甚至成为严重的心神病,抑郁症,躁郁症等等。几岁的孩子像要中年人一样压抑,像中年人一样克己,像中年人一样奋斗努力......小小年纪像中年人一样生病自然也是指日可待。

运动太少,阳光太少。

出于各种原因吧,现在的孩子运动太少,尤其户外运动更少,尤其是快乐奔放的户外自由运动更加少之又少。适当的运动可以活络气血,提振阳气,宣发情绪,提神健脑增长智慧,阳光下的自由奔跑简直最美好不过,然而这一简单自然的状态在现在的环境下却非常奢侈。也有很多家长非常注重运动,给孩子报了不少班和培训,如果是孩子喜欢的,促进身心健康的效果自然好。如果也是属于被逼或者被要求学的,而且孩子还需要不断奋斗不断竞争不断比赛争取更高更强的话,出现越运动越郁闷,越运动脾胃越不好甚至运动到抑郁的情况就不奇怪了。

思虑过多。

思多伤脾,这条和上面第五条有关,但并不一样。现在的孩子要学的东西非常多,接触到的信息量也很大,所有家长都用尽力气去开发孩子的脑子,不断敦促孩子要使劲动脑子,拼命用心,这些对孩子的气血消耗都很大。临床上见过很多案例,按我的话讲,叫做“前十八年把后八十年的根基都毁了”。超负荷的用脑和思考和学习,提前透支身心,很多年轻人考上大学之后,再也没有兴趣好奇心和能力去学习新鲜事物了。

一旦生病被过度治疗,吃太多药。

因为大人的紧张焦虑害怕恐惧,还有外部环境的紧张压力大等等诸多因素,现在孩子一生病家长就希望赶紧好,不给身体一个自我转化恢复的时间和空间。很多家长恨不得早上发现孩子发烧,一堆药灌下去,中午没有退烧就开始焦虑开始抱怨药不好用。这么着急干嘛呢?家里是有王位要继承吗?无论西医粉还是中医粉,如果父母过于焦虑,过于依赖药物,不相信人体自身的调节和恢复能力,都有可能出现对孩子滥用药物的情况。我有一个女病人,从小有风吹草动,妈妈就给喂药,吃了大量的药,吃到中学,终于成功演变成躁郁症,不到二十岁就开始服用精神类药物,让人唏嘘啊。父母在孩子身上滥用OTC药物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得空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讨论。

外部环境越是有挑战,对家庭养育的质量要求就更高,在上面说的这样的大环境里,我们家长怎样做才可以更好地呵护养好孩子的脾胃呢?

每天必须有足够运动量,必须是孩子自己喜欢的运动,不是父母喜欢的运动,户外阳光下的运动最好。

什么叫做足够,就是孩子自己说,我累了,咱们回家吧。(哈哈哈哈!很多家长读到这里是不是要崩溃了)对于日程已经很紧张的孩子来说,父母要重新审视一下,和孩子一起坐下来,了解孩子对日程上诸多项目的感受看法,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日程的重要性顺序,该给出空间的给出空间,该退出的退出,该加入的加入,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凡事顺势而为,各种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做到也不必纠结,尽力而为,慢慢来,反而快。

饮食的喂养节奏方面,大原则就是:按需喂养,不饿不吃,不渴不喝。

要相信人是天地间的生灵,动物尚且会觅食的,孩子当然有吃喝的本能,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吃,要相信和顺应孩子的本能,如果从孩子一出生就可以这样顺养的话,父母简直不要太省心。孩子要就给,孩子吐或者推碗就拿走,就这么简单。孩子反而吃得好长得壮。对于没能够从小就顺应孩子本能的“计划饮食”家庭(就好像计划经济对应市场经济一样)来说,要调整到这样的自然饮食节奏也是可以的,但需要一段时间的专业辅导,大人和孩子才能步入正轨。

具体来说,对于不同的孩子喂养方式会不一样,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多吃点,多吃点” 这种养育方式:

  • 对于吃得很多,身体也长得壮实的孩子来说,不要担心孩子的食量,临床上也见过家长拦着孩子从孩子手中抢食物下来的情况(唉,真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啊!)。但是要注意孩子日常的情致舒展+足量的运动+太阳+丰富孩子的其他兴趣世界,这样,孩子强健的先天条件能够得以施展得很好。
  • 对于吃得少却胖且肉松的孩子来说,要好好养胃,有一部分孩子是先天胃气弱一点,也有很多是后天吃太多寒凉饮食削弱了胃气。对于这样的孩子,不可因为孩子的食量食欲达不到同龄孩子的水平就一味简单粗暴要求孩子多吃。这类孩子更加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胃口和食欲,吃适量的食物,少吃多餐,严格忌口寒凉饮食,长期坚持,多半都能养好,孩子会越长越好。
  • 对于吃得少长得也瘦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孩子脾胃都不够强大,从好消化的软食流食主食为主开始喂养,多给粥,多给浓汤,肉酱肉糜汤等等相对好消化好吸收的食物。不可一味追求食量要和同龄人一样,否则适得其反。饮食的种类也不建议太杂,尽量饮食孩子常吃的食物,熟悉的事物,因为对于这些熟悉的事物,孩子的消化吸收系统已经形成了配套的酶或者菌群等,身体负担较小,即传统的说法“食不兼味”。就这样一点点根据孩子的脾胃承受能力和孩子的胃口喜好,逐渐增量逐渐增加花样,积食天生脾胃较弱的孩子也可以越长越健壮。
  • 最后还有一类孩子吃得不少,但就是瘦,活力十足,上蹿下跳,睡觉也不安稳,各种小动作也比较多。对于这样的孩子,饮食要忌口刺激性的辛辣的,还有容易上火的禽类,油炸类等食物,多给滋阴润燥的平和饮食;尤其不能因为易上火就轻易多给寒凉饮食,反而伤害脾胃,容易导致气滞寒凝,更加容易上火,如此恶性循环。

少吃尽量不吃寒凉饮食,包括水果,牛奶,冰淇淋,冷饮,海鲜等等。

偶尔尝鲜解馋可以理解,但是不可成为日常的饮食常规。我完全知道这一条在当前环境下执行起来多么地不容易。同龄人在吃,幼儿园学校也每天发,有的家庭老人甚至把这些也当成“好东西”使劲喂给孩子,所以要真正操作起来,好像逆流而上一样难。但是要记住,逆流才能“上”啊,顺流自然就“下”啦。一方面可以利用孩子生病的机会告诉孩子生病的原因,讲清楚道理。另外,跟学校和幼儿园老师交待清楚,我家特殊不吃这些,麻烦老师不要给孩子发这些食物。但是要记住,我们不是去给老师学校增加麻烦的,也要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体谅对方的工作,态度要好。那孩子总觉得自己不合群怎么办?可以给孩子带一点孩子很喜欢的其他加餐食物替代。这几方面每个角度都做到,就非常好了。事实上,如果从孩子一出生就能够在饮食上如上所述顺养孩子的话,孩子天生的觉和本能一直都被保护得很好一直在发挥作用的话,孩子自己知道冷暖,知道适可而止。“知止”,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本能,日后对孩子人格的发展也有很正面的作用。

另外,非常重要也非常容易被家长忽视的一点,就是家长一方面尽量不要把自身的焦虑和恐惧还有压力传递给孩子,还要甚至帮助孩子挡掉甚至化解一些来自学校或者其他外部的压力。

孩子的日程安排要张驰有度,考虑孩子的天性,考虑人性。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孩子的日程大人连一个月都撑不下去,小小的孩子却要坚守十年甚至以上。学校学习也好,课外班也好,兴趣爱好也罢,永远有更加聪明的学习方式,能够既有效又省时间还能开心,精英永远不产自大规模批量生产,随大流的养育方式很难产出不随大流的孩子。事实上,孩子越乐观快乐,学习能力会越强,开智慧也越容易,学过的东西也记得更好。

最后一个,所谓“为人父母不知医不为慈”。

如果爸爸妈妈们可以业余学习一些非药物的养护治疗方法,比如揉肚子,捏脊,推拿,艾灸,刮痧等等,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平稳安定的状态,绝大多数的孩子日常病症都可以很好地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治疗。如果能够坚持每天睡前给孩子好好揉肚子,早起给孩子认真捏脊,孩子也会减少生病的频率,生病后自我恢复能力也较强。避免了过度使用药物治疗的弊端。

写了这么多,都是从日常生活和临床治疗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实际情况,希望对为人父母的大家有一点参考作用。实际操作中肯定有很多具体问题可移步微博文馨小妞儿留言,我搜集起来再有针对性地写写文章。以上所说,如果我们为人父母能够全部做到固然很完美,但是我们也要认可现实中的难度和挑战性,一家有一家的难处,为人父母,不要求孩子完美,也不要苛求自己做完美父母,一条一条来做,能做到哪里算哪里,只要方向对,你和孩子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好。慢慢来,反而快。

来源:文小妞儿公众号

微信打赏微信打赏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最后编辑于:2019/11/27作者: 中医学习笔记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如需联系作者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查找。 本站站长是一名中医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如有合作交流,欢迎联系我们询病勿扰。 文章内容如有帮助,感谢打赏支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arrow grin ! ? cool roll eek evil razz mrgreen smile oops lol mad twisted wink idea cry shock neutral s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