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收藏本文

厚朴中医学堂:艾灸最引人关注的57个问题

去年6月艾灸课程开展以来,被问的最多的,就是下面这些问题。

第一阶段,如果你是上过厚朴的艾灸课,那下面57个问题一定能帮到你,这已经覆盖了初学者所有典型疑问。

第二阶段,在你上课那天的两周后那个晚上,老师会免费辅导,请提前准备这两周遇到的问题。

接着练习了一段时间(例如超过50根),进入第三阶段,你会又蹦出新的疑问,那么首先恭喜你,你确实进步了,肯定轻松给家人搞定过小病了,你搞不定的,老师会帮助你。

艾灸 注意事项

  • 艾烟
  • 艾灸注意事项
  • 人群及适应症
  • 手感
  • 艾灸工具
  • 灸感
  • 艾灸时间
  • 灸后反应
  • 问病
  • 艾灸与晒太阳
  • 持艾条姿势
  • 手法
  • 艾灸部位
  • 其他

艾烟

1、无烟艾条可以吗?

不可以,无烟不成艾。艾烟是艾灸治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携带着大量的能量和信息,而无烟艾的治疗效果则大打折扣。可以类比烤鸭果木烤的比碳烤的香,柴锅饭比电饭煲的饭好吃很多。热源不同则能量不同。

2、我的肺会像手套一样被熏黄吗?

不会,人体每天都在新陈代谢,身体有自净自洁功能,因此肺部吸入少量艾烟也不会像手套一样积存焦油。相反,很多人在施灸后会流鼻涕,吐痰,这是在清除肺部的痰饮。另外很多人施灸后出现脸色变白,皮肤变亮的反应。肺主皮毛,可见适量的艾烟对肺部有益无害。

3、有烟怎么办?对小孩子有害没?

北京中医药大学做过一项研究,艾灸不但没有坏处,而且还有好处。无烟不成艾,艾烟是艾草燃烧产出自然的产物,无烟艾反而不正常。但艾烟浓度过高有伤害,艾烟如果是正常浓度60倍,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如果觉得烟比较大,那就安装一些排烟设备,如果房间通风较好,那就不需要纠结。

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后可以洗澡吗?

艾灸后三小时之内都不宜接触凉水,也最好不要洗澡。因为艾灸后身体处于温热外放的状态,寒气湿气都容易趁隙而入,得不偿失。艾灸后应该注意避风保暖。

2、艾灸可以每天做吗?

可以,无为灸是在跟身体保持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施灸,因此只要自觉舒服就可以每日施灸。

3、艾灸开始前和结束后,是不是需要多喝热水?

听从身体的感觉,不渴不喝。

4、听说不能灸脸?有什么禁忌?

温和灸唯一不能灸的部位是眼球,其他部位都可以灸。如果灸的过程中出现心慌、心悸等,停灸或者改灸远端(腿脚或手)。

人群及适应症

1、可以给孩子艾灸吗?

小孩可以做艾灸,但对施灸人的要求很高,注意观察同时进行沟通。给孩子施灸多选择身柱和神阙两个穴位,趁孩子睡着了灸比较现实。应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如果孩子能沟通了,那就根据孩子的感觉,可以在施灸部位进行回旋,询问孩子哪里舒服,他会明确给出指令,根据孩子的指令来灸即可,如果他说不舒服,那就停止或是换地方;如果孩子还不能沟通,那就仔细观察,看孩子的状态,看呼吸是否又深又沉,状态是否平稳,如果频频翻身,那就停止。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孩子健康,不需要艾灸,孩子有症状,再考虑艾灸。

2、可以给老人艾灸吗?

可以,老人气血亏虚,一般从足三里开始灸,灸一段时间以后可以灸关元,肚脐等穴位。一定要关注老人的不适感觉,一旦有心慌气短等反应应停灸。

3、阴虚体质的人是不是不适合灸?

阴虚体质往往因为阳气不足,不能让水液正常运化蒸腾起来。艾灸补足阳气,水液代谢正常,自然就不会阴虚了。所以阴虚体质的人适合艾灸。

4、医生说我是阴虚火旺体质,不适合艾灸。

艾灸应用得法,可治寒热虚实一切症状,而不只是针对寒证和虚证。无为灸是在身体需要的地方,给与身体需要的刺激量,其目的在于调和阴阳,而不只是补虚和去寒。临床对阴虚火旺的病人施灸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初学者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5、什么人不能灸?

过劳、过饱、过饥、酒醉的人不能灸。孕妇慎灸。感觉迟钝者慎灸。如果有人腹内淤堵很重,灸感很难发生,建议先进行脏腑按摩或针刺治疗。腹内淤堵很可能造成灸完上火。

6、热证能灸吗?

虚实寒热都可以灸。热症对施灸人的要求更高。

手感

1、为什么我手下的吸感时有时无?

这对初学者很正常,不能得到持续而稳定的手感,是因为缺乏练习的原因。灸10根与灸100根与灸1000根手下的感觉都不同,但无法言说。随着练习量的增加,手感会越来越强烈,稳定,细腻。用艾条做兵器,就应时时亲近,好之乐之,培养感情,临阵应用才能得心应手。

2、在练习手感时,似乎觉得有点感觉,但那会不会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呢?

要相信自己,有感觉就是有感觉。这种手感本来就是很细微的感觉,刚开始不熟悉的时候会不确定,但练习多了之后,就会很确定。

3、在没有手感,被灸者也没有灸感的情况下,怎么知道灸对了?

有几个方面可以观察是否灸对了:

  • 被灸者呼吸变深变缓,不想说话,甚至睡着。
  • 被灸者有情绪宣泄,如哭泣,倾诉等。
  • 腹部有肠鸣音(水声或气声)。
  • 大小便多。
  • 打嗝排气。
  • 灸处皮肤不红或微红或发花(一块红一块白),艾条距离皮肤近也不觉烫。

4、在自己身上能找到感觉,给别人灸就找不到了?

手感是施灸人手上的感觉,一定和灸感要区分开,手感是为了配合找被灸人身上的感觉,比如说被灸人睡着了,或是没有办法说话,这时手感很重要。手感根据每个人敏感度而不同,有的人感觉到艾条在下沉;有的人觉得气流很乱,有东西在波动艾条,空气有个棱;有人感觉手上发麻,甚至脉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只要找到不同之处即可,不要纠结,随着练习的增多,手感会越来越细腻,越来越不一样。

5、施灸者手发麻,感受到脉跳也是正常的吗?

手上的有麻的感觉很正常,证明手感越来越细腻了,敏感了,灸疗师一般用手捋一下都能找到他身上的吸点在哪里,所以不要纠结。

6、在找灸点的时候,会经常出现一条吸点,并且都很吸,这时候不知道该做怎样的选择更好。经常会出现灸着灸着吸点就发生了转换,这时应该怎么办?

一条吸点,经常出现,这时需要问一下被灸人的感觉,看哪个点更舒服,选择更舒服的点,如果都差不多,可以先随意选一个,如果灸着灸着吸点发生转换,这很正常,这时也问下被灸人的感觉,如果她感觉很舒服,那就继续灸,如果感觉烫皮或是没什么感觉,那就可以换。

7、有手感了,可是觉得全身到处都吸怎么办?

不要感觉一个点吸收上来就灸,要多做手法,这样确定出来的吸收点会更明确更稳定。

8. 刮完灰原来的点就没手感了怎么办?

一定要守住原点一直灸,不要因为手感丢了就换位置,这样会使身体再次做调整,治疗效率变慢。刮完灰回来没灸感是因为手感不够细致没守住。在原地继续盘旋一下可以把气拉回来。

9. 到现在都找不到手感怎么办?

可能是练习对象不好灸,尝试换一个年轻,在急症发病期的,比如感冒,更适于初学者熟悉完整灸感的四个相期,并练习手感。

艾灸工具

1、市面上的黄金绒,七年陈艾条物有所值吗?

写好毛笔字,最关键的不是毛笔,而是拿笔的人。艾条越陈,含绒量越高,力道约柔和,穿透力越强。但是,三年陈,1:10的绒,临床就够用了。

2、可以用灸盒、灸架、灸床(或市面上其他艾灸工具)吗?

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可以用,但疗效与人手灸不可同日而语,达不到艾灸应有的效果。灸盒不方便调整灸条高度,时时会出现太烫或不够热的状况,最关键是缺乏施灸者人气的调节作用。如果实在找不到人,自己灸身体前面透热到后面也是可以的。

3、艾条的粗细如何选择?

火力强弱不同。根据身体需要来选择即可。通常来说,粗艾条适合身体强壮的人,细艾条适合身体较弱或老人孩子。

4、艾条是不是年份越高越好?

一般3年艾就很好,5年艾就非常好。更长年份的艾价格昂贵,若保存不当反而挥发过度没有药性。所以3-5年的艾就足够用。

5、艾条含绒量越高越好吗?

绒量越高烟越小,火头越沉透。一般十比一就足够用,十五比一算很好,三十比一,是目前国内工艺的极限。

艾灸的方法

灸感

1、自己灸能感觉出灸感吗?

回顾一下灸感是被灸人身上的感觉,主要分为三种:传热、透热、扩热,这是热觉灸感,其次是非热灸感,有酸、麻、涨、痛、痒,寒冷,或是感觉到风,还有其他的感觉,还有的人,这些感觉都没有,但是有精神上的感觉,很舒服很困,想睡觉,自己灸是很容易觉察到身上的感觉的。

2、为什么我艾灸的时候没有神奇的热敏反应?

对一锅冰水加热,在冰块完全融化前,锅里是不会有大反应的。但在临床上,很多没有灸感的病人也获得了症状的改善,疗效很好,这时需要倚靠施灸者的手感。

3、灸完皮肤很红,但是被灸者并不觉得烫,这是灸对了还是灸错了?

有些人对热不那么明感,或寒气太重热感发生较慢,一直觉得温度不够要求放低艾条。这时施灸者要控制艾条距离不要过近,用手试一下温度做到心里有数。还要多做盘旋往返的手法,以更好激发经气以加强灸感。还是以局部皮肤不变色为上。

艾灸时间

1、一天当中的什么时间灸比较好,晚上灸好吗?

白天灸确实比晚上好。但是如果只有晚上有时间,也是可以灸的,当然是在保证有灸感的前提下。如果是急症,不管什么时间都可以灸。

2、睡前适合灸吗?

需要不断与自己的身体对话,磨合。有的人睡前灸了睡得又快又香,有的人灸了会兴奋到凌晨睡不着。但如果换一个穴位施灸,或者换一个人施灸,很可能效果就截然不同。因此,个人体质不同,施灸部位不同,施灸水平不同,类似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与自己的身体长期交流。

灸后反应

1、艾灸后月经推迟怎么办?

首先排除是否怀孕。若未怀孕可以继续灸,这是身体在自我调整,不需要紧张。

2、艾灸后长疹子怎么办?

是身体阳气足了开始排邪的反应。此时应继续灸,如果难以忍受可以配合吃药。

3、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办?

首先排除是否烫伤。如果不是烫伤,起水泡是身体排邪的表现,小的水泡可以让身体自行吸收,大的水泡从下方刺破让脓水流出愈合更快。起水泡的地方不要灸。

4、为什么我灸完了特别嗜睡?更没精神了?

艾灸调神,可以让过分活跃的后天意识退位,让先天元神归位,以对身体进行深度修复。灸完嗜睡的人往往是长期处于透支状态,身体气血不足,艾灸后身体强制休息,通过睡眠以生化气血。

5、为什么我灸完病得更重了?/病怎么比原来还多?

身体阳气很弱的时候,身体处于低水平的维持状态,身体被迫与很多病邪共存,也就是我们说的亚健康状态,虽然查不出什么病,但是哪哪都不舒服。艾灸提升阳气,正气恢复,要与身体内的邪气作斗争,而病邪不愿被逐出体外,正邪激烈交战,人体会表现出病更多了。继续灸,待阳气旺盛,病自然会渐渐减少。

6、有时艾灸之后,饭量大增,但有时反而不愿意吃饭,是怎么回事?

这些是身体恢复过程中的自然反应,听从身体的安排就好。

7、给别人施灸完了,我自己不舒服怎么办?

艾灸治疗是需要消耗施灸者的气,来调整被灸者的。需要在施治时一心一意,无所畏惧,更需要在平时练功提高自己的正气,才能达到好的疗效,同时自己不受伤。如果已经心生畏惧,或者感觉非常不适,应该停灸。轻微的不适,可以通过练功,或者给自己施灸来调整。

8、给别人艾灸过程中感觉到凉气,并且灸完仍然感觉不舒服,怎么解决?

施灸完后,可以给自己艾灸手上感觉凉的地方,或者灸肚脐。

9、艾灸一段时间后,感觉比以前更怕冷了,是不是灸坏了?

艾灸之后更怕冷,是因为艾灸将身体里的寒气驱逐至体表,因此怕冷的感觉更明显。要继续灸,阳气足了,自然就不怕冷了。

10、灸完睡眠变差,夜里老醒为什么?

身体在自己调整。所以晚上睡不好,但白天精神还不错,就是因为艾灸本身已经补心养神了。

11、出現灸後不舒服感痛加劇,但灸感強烈排氣排便,可否再灸?

假定灸的方法没问问题,这是正常的,临床上有很多案例,灸完后,打嗝放屁2、3小时,这是气血运行起来把废弃废物排出去了。

13、如何预防艾灸后便秘的发生?

分为2种,第一种,大便干燥,很痛苦,停止或换部位,还有一种,大便从一天一次换到三天一次,形状也很好,也不痛苦,这是身体在做自我调整。

14、灸关元穴晚上会遗精,好几次了,这是什么原因?

和身体状况有关和施灸的手法、状态有关,建议更换位置。

15、艾灸后出现舌边疼、起痘等上火症状,第二天还应继续灸吗?灸多了会伤阴吗?

跟施灸的状态有关,临床上很少出现,偶有是肚子较堵,有些伏火要发出来;如果觉得不舒服了,那就停止,如果方法没问题,那就继续,让火发出来。

16、艾灸作为日常的养生方式,灸的时间长了,会不会药物依赖并且上瘾?

多关注身体的感觉,如果身体需要或是想灸那就继续,如果身体不需要就停下,听从身体的感觉。

17、给别人灸,自己牙疼牙龈肿了三天,为什么?

判断是否每次都是这样,每次都是这样,就是艾灸引起的反应,只有一次就是自身的问题。

18、艾灸消耗的是自己的正气,还是灸进来的正气?

所谓三分用,七分养。任何治疗手段都会借助自身元气进行阴阳调和。但艾灸补进的多。

问病

1、xx病可以灸吗?

只要有灸感,且病人觉得舒服就可以灸。自己在家施灸,越放松越好,感受身体的变化,而不要去纠结效果。

2、xx病灸哪里?

因人而异,自己灸跟随灸感即可。敏感的人能够知道想灸哪里。如果要精确配穴需要先诊断。

艾灸与晒太阳

我们做艾灸是利用艾草的抚阳之性,那如果早上晒太阳1小时,是否可以达到艾灸1小时同样的效果呢?

中国古人称太阳为天之阳,艾为地之阳,就是因为他们两个的能量跟我们人体都非常吻合的,所以做艾灸和晒太阳都是可以的,而且都是差不多的,没有必要纠结哪个更好哪个更坏,都是有效果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针对面的治疗,一个是针对点的治疗。

持艾条姿势

手拿艾条的角度据说45度传热效率高,可以吗?

鼓励初学者用垂直于皮肤90度的方式来拿艾条,一方面艾条足够放松,更好的感受空气微微的不同,垂直的时候,艾热能更垂透,有股下沉的力量,就像我们练毛笔字时,笔是垂直的,中锋才能更稳定。

手法

具体的温通手法是什么样的?

手法是定灸之前的操作,分为2种,一种为回旋手法,在施灸的部位画圈,一种为往返手法,有前后往返和左右往返。

艾灸部位

无为灸是否考虑配穴?若身体任脉有结,可否灸?灸哪里更好?

关于灸哪里,身体很多部位都可以灸。一、是就近取穴,哪有问题灸哪,最常用一种方式,以任督二脉为主;二、远端取穴,有心慌时;三、反应点,身上的压痛点,凹陷变色点;四、传统特效,人体全息理论,手、耳全息。/有结可以灸,判断是否能灸,要看灸感的产生,如果有结是很难产出灸感的。

其他

怎么控制补泻?

只根据灸感来灸,不需要考虑补泻,身体自己会调节。

古法桑皮纸艾条
选择好艾条,推荐到三里铺微店购买。
三里铺 Bar

微信打赏微信打赏

打赏↑↑↑或点击广告↓↓↓的朋友一定都是善良的人!

最后编辑于:2019/6/22作者: 中医学习笔记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如需联系作者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查找。 本站站长是一名中医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如有合作交流,欢迎联系我们询病勿扰。 文章内容如有帮助,感谢打赏支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arrow grin ! ? cool roll eek evil razz mrgreen smile oops lol mad twisted wink idea cry shock neutral sad ???